ACTIVITIES学习

创新创业平台

7--手把手教你从TCMSP数据库获取中药有效成分和中药靶点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解怎样从TCMSP数据库获取中药有效成分和中药靶点。

下面就以栀子Gardeniae Fructus为例,为大家演示一下操作过程。

1、首先,我们当然要进入TCMSP数据库的网站。

https://old.tcmsp-e.com/tcmsp.php

TCMSP是什么?

TCMSP的全称是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它是一种独特的中草药系统药理学平台,它能捕捉药物、靶标和疾病之间的关系。TCMSP数据库包括化学物质、靶点和药物靶点网络;相关的药物靶点网络;涉及口服生物利用度、药物相似度、肠上皮通透性、血脑屏障、水溶性等天然化合物的药代动力学特性。

TCMSP数据库包含了499味草药和每味草药的化合物成分(约29000余个),针对每个化合物提供了较全面的人体吸收、分布、代谢性质评价数据,同时提供潜在活性分子的靶标及其疾病信息,形成了针对每味草药的药物—靶标—疾病网络,为从系统水平研究中药作用机理提供一个新平台。

2、在"Herb name"的搜索框内输入想要分析的药物,比如栀子,再点击搜索。

3、进入搜索结果界面,在结果界面便能找到你所要分析的药物信息,包括它的中文名称和拉丁名。

4、当进入数据结果界面后,我们可看到表格里提供了很多数据指标,我们按照自己的分析设定删选条件。在这里,我们设定OB值大于30%,DL值大于0.18.

温故知新

OB(oral bioavailability),即生物利用度,指的是制剂中药被吸收入人体循环的速度与程度。生物利用度反映着所给药物进入人体循环的药量比例,它描述口服药物由胃肠吸收,及经过肝脏而达到体循环血液中的药量占口服剂量的百分比。

DL(drug-like properties),即类药性,指的是化合物与已知药物的相似性。具有类药性的化合物并不是药物,但是具有成为药物的可能,这一类化合物称为类药性分子或药物类似物分子。

OB值设定

DL值设定

5、删选后,我们就得到了所需要的结果。接下来我们把这些数据条目复制下来,新建一个txt文件,把复制的数据粘贴到新建的txt文件上,再把得到的txt文件拖到Excel文件里。

6、如果我们想要了解每个分子的详细资料,可点击分子名称,便能获得该分子的化学结构式和其他理化性质的信息。

通过上述操作,我们就得到了“栀子”这种中药有效成分的文件,然后我们还需获取中药靶点。

7、为了获取“栀子”中药靶点,我们需要再回到刚检索的结果界面,选择”Related targets“,选择后我们可看到中药的靶点。这里显示的是所有有效成分的靶点。现在我们筛选靶点时,也要按照DL>0.18和OB>30%原则,删选中药有效成分的靶点。

由于此列表显示的每个药物成分有不止一个靶点,所以我们需要把所有靶点都下载,再结合有效成分的数据,通过Perl脚本,整理得到有效成分的靶点。

8、现在我们需要获得删选后的中药成分的靶点,下面是我们需要用到的脚本。

use strict;
use warnings;

my %hash=();

open(RF,"中药成分.txt") or die $!;
while(my $line=<RF>){
chomp($line);
my @arr=split(/\t/,$line);
$hash{$arr[0]}=1;
}
close(RF);

open(RF,"靶点.txt") or die $!;
open(WF,">targetName.txt") or die $!;
print WF "MolId\tMolName\tTarget\n";
...

经过处理后,我们获得可用于后续分析的数据。后续的分析可以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比如化合物—靶点—疾病网络的构建、GO和KEGG富集分析、构建PPI网络。

好了,今天小编就分享到这里,敬请继续关注我们的公众号,下一期小编会继续跟分享更多精彩,不要错过哦!

相关文章:

[1、【IF5.34]结合脂质组学和网络药理学揭示黄芪抗肾病综合征的作用机制](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zOTk5NTI3NQ==&mid=2247492801&idx=1&sn=59a64e50e3c46d437c207212e00d8e60&chksm=fb3d5925cc4ad033b71934ffe918d54fa3846c7b2e846b1772dedfbdbb0199ce0f086ad85bb9&scene=21#wechat_redirect)

2、分享一篇结合质谱实验、网络药理学、文献验证、芯片实验和动物实验的4分SCI文献

3、分享一篇结合临床数据、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实验验证识别中药抗病毒活性成分的5分论文

4、分享一篇结合代谢组学、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研究单体作用机制的6分SCI论文

5、分享一篇不作实验的4.8分网络药理学文章

6、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文殊兰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


本文转载自《生信之家》。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关注微信

获取电子资讯

版权所有©山西医科大学 2022

| 忘记密码
注册说明

您好!感谢您关注清华x-lab创意创新创业教育平台。

在填写之前,请确认您项目的核心团队至少有一名成员是清华的在校生、校友及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