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情暖南村,协力助扶贫——山西医科大学赴广灵南村扶贫三下乡活动纪实

发布时间:2018-07-16发布人:管理学院浏览次数:456

为了响应共青团中央的号召,积极配合2018年山西医科大学“青春大学习,奋斗新时代”的三下乡活动开展。7月11日,管理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十名青年志愿者在孙向谦老师的带领下,历时近5个小时车程,怀着满腔的热情与爱心,走进了大同市广灵县南村镇南村,开始为期5天的扶贫三下乡志愿活动。

南村镇位于大同市广灵县西部中心,属于山川结合型乡镇,镇人民政府驻地位于南村,该村有人口1172户3210人,截止2016年尚有贫困户386户937人,贫困发生率29.1%,属于国家级的贫困地区。

在当地镇卫生院的配合和帮助下,志愿服务队于7月12日正式开始了志愿活动,其主要内容包括在南村镇小学开展支教活动,在镇养老院开展帮扶和敬老活动,进行扶贫政策、卫生医疗知识的宣讲,对贫困户的入户调查等。在活动中,志愿者们克服了饮食习惯不同、语言不通、卫生条件差等诸多困难,发扬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出色地完成了活动任务。

活动期间,志愿者们深入到农户当中,与贫困户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最让队员们印象深刻是走进当地村民张月梅奶奶家里。一进屋子,昏暗,狭小,陈旧的感觉冲击着每名志愿者的视觉。在与张奶奶的交流中,志愿者们得知,她的两个儿子常年在外打工,老伴也患有小脑萎缩,干不了重活,她自己身体也不好,生活艰难。2014年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在党和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帮助下,使一家人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令人感动的是,她在队员们到来后,拿出家里自己种的杏子招待大家。张奶奶是中国农民形象的典型代表,他们热情好客,淳朴宽厚,勤劳节俭。志愿者在他们身上既看到了中国脱贫任务的艰巨,也更加清晰意识到自身的使命和责任。

在这次活动即将结束的时候,志愿者们开会进行了总结和分享,大家一致认为不真正到农民群众中去,我们永远无法认识到这些年来农村的巨大变化,也无法体会到农民的辛苦和困难,无法感知到自己身上是有多么重要的责任,无法想象农民朋友的一个淳朴的微笑、一滴心酸的泪水有多么震撼人心的力量。这些是在书本上永远都学习不到的知识,也是每一名三下乡活动志愿者的宝贵财富。

温情暖南村,协力助扶贫。2018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如冲刺阶段,作为当代大学生,走在扶贫的最前线,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使命。在分别的时候,志愿者们与村民约定,来年我们一定会再去南村,去看看村里的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