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4月以来,“奋斗的我最美的国”征文活动得到了广大同学们的踊跃投稿。在这几位同学的文章中,它可以是一段成长的故事,一人家乡的变迁,一句响亮的口号,一个热忱的信仰。我们将持续倡导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看得懂的故事讲好党的创新理论,进一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三晋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用我们的青春本色讲好故事、讲好道理。
基础医学院2021级 康曦瑶
于春日暖阳的午后,我静静地坐在窗台旁,翻开《中国古典神话》泛黄的书页。细碎的阳光透过桃花,斑驳地落在书页上。一个个小故事在我心底唤起的感动和敬畏,却让我久久不能平静。
《愚公移山》是小时候爷爷最喜欢给我讲的小故事之一。愚公,一个住在北山下的普通农民,因为两座大山的阻隔,让他的出行十分不便,于是他就有了要移走大山的强烈愿望。不惧艰难困苦,寒来暑往,他拿出了“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不平?”的诚心与毅力,感动了上天,终无垄断焉。从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深邃哲理,更可见中华文明的当代意义。每次讲完,爷爷总是语重心长地教育我,遇上困难时,一定要向愚公学习,有人定胜天的气魄,不畏艰险,迎难而上,并坚守初心,持之以恒,这样才可以取得最终的胜利。那时倒骑在小红椅子上的我懵懵懂懂。如今长大后再次细品,爷爷的话真是处世真理。
岁月未老,青春不朽;生逢其时,重任在肩。在那个飘摇动荡的年代,一代代仁人志士发扬“愚公精神”,拿出了“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的凌云壮志,不惧牺牲,前赴后继,才使今日的中国换了面貌。祖国历经几十年腥风血雨,踏过数万里漫漫长征,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从神州陆沉中奋起,于一穷二白中奋斗。他们勇立伟志,不惧困难,持之以恒,才使我们的祖国走过了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的哀曲里,点燃了希望之灯,照亮了前行之路。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雄伟蓝图。可爱的中国如鹏腾飞而起,声振寰宇。
岁月如歌,青春似锦;躬逢盛事,荣莫大焉。“羡子年少正得路,有如扶桑初日升。”我党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时期,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重要时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我们作为新中国的新青年,更应该接过前辈的接力棒,传承“愚公精神”,继续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懈奋斗,这才是我们青春正确的打开方式。青年正当时的我们,走在祖国前行的路上。应有宏图伟志,浮舟沧海,立马昆仑,将小我放入祖国的大我之中,将个人梦想汇入中国梦的壮阔篇章。并不惧困难,譬之铅刀实干将之行,譬之萤烛增日月之光,以我怎样,中国便怎样的方式成就自我。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鲜不有初,靡克有终,塑国梁骨,造国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