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院系动态 > 正文

我院参与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医德教育实践》集体备课会

2024-09-15 10:00 发布者: 点击:

9月12日下午,学校在迎泽校区教学办公楼第一会议室召开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医德教育实践》集体备课会。课程负责人、校党委书记王军出席会议研讨备课事宜并讲话,学校相关院系、部门负责人及授课老师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校党委副书记彭月兰主持。

备课会上,校党委宣传部负责人介绍了《医德教育实践》课程情况并对本学年秋季学期课程进行了总体安排。学校办公室、校团委、教务部、基础医学院、药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涉及课程教学的相关单位、部门负责人,围绕课程八个教学环节的教学计划、授课重点、教学方法、师资调配等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努力提升教学质量,增强课程的吸引力、感染力和教育实效性。

王军在讲话中就如何全面提升课程育人成效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政治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医德教育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大力弘扬新时代医学人文精神,切实把医德教育实践课讲好讲深讲透,建成我校医德教育的品牌和特色。二是要进一步聚神聚焦聚力,坚持正确育人方向,聚焦理想信念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全面了解校史、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史、重要历史人物等,培育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职业素质。三是要进一步建强师资队伍,强化课程教材建设,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讲话精神,把思想引导和价值观塑造融入每一个教学环节之中,形成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其他各类课程各守一段渠、互相强化的协同效应。

彭月兰在主持讲话中指出,要牢固树立“大思政”育人格局,秉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全面构建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等多维协同育人体系,从党史、红色医疗史、山西医学史、山医发展史中深入挖掘淬炼高尚医德素材,不断提升课程育人质量,形成“德医相融”思政育人合力,教育广大青年汲取奋进力量,以德立身、以德立医,牢固树立做一名德艺双馨好医生的从医初心。

(文/张碧琳;图/路云)


版权所有:山西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