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3-26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指导,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杭州医学院承办的第九届医学健康人文学术研讨会在杭州胜利召开。这次会议系山西医科大学时任校长、教育部医学人文与全科医学教指委副主委、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常委暨医学社会与人文学组组长段志光教授于2017年创会的接续。
大会围绕“全民健康理念下的医学健康人文”和“全生命周期健康视角下的医学健康人文”两个核心主题,设置了6场主旨报告、18场特邀报告、5场青年学者主题交流、5场研究生主题交流、“人工智能赋能医学健康人文教育”和“全科医学素养教育”2个主题的圆桌交流与研讨。来自90余家医学院校、科研机构及医院的400余名教育教学管理者、临床工作者及师生代表现场参会,大会同步开设的线上渠道吸引了上万人云端参与,形成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学术研讨热潮。我校师生一行13人参会,3人作大会报告。
 
段志光教授作了题为《我国医学与健康人文体系的构建》的主旨报告,报告从研究背景、问题导向和体系构建三个方面展开,重点从医学与健康人文体系的五个维度进行系统分享,构建的中国医学与健康人文体系的框架为医学健康人文研究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推动了学界对医学与健康人文理论建构、教育实践的进一步探索。
 
在青年学者主题交流阶段,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燕娟副教授作了题为《大健康视域下罕见病患者的“全人”关怀——以杜氏肌营养不良(DMD)为例》的报告,通过分享团队完成的“中国大陆DMD患者及家庭生存状况调研”结果,提出DMD患者及家庭在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康复以及教育就学、社会保障等方面面临的多重挑战,呼吁社会各界关注罕见病患者的全生命周期健康关怀,引起与会代表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
 
在研究生主题交流阶段,人文社会科学学院2023级人文医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石嫣作了题为《大健康理念下医学生结构胜任力的内涵建构:基于多元视角的质性分析》的报告,系统阐述了医学生结构胜任力的内涵建构的过程,体现了我校研究生在医学健康人文领域的研究水平与创新能力。
 
闭幕式上,段志光教授代表主办方以“领导重视、组织有力、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才俊云集、会风良好、影响深远”32字对会议进行了总结评价,充分肯定了本次研讨会深厚的时代意义与学术价值。
(图文/石嫣)
初审初校:燕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