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您现在的位置是: 网站首页 >> 学科科研 >> 工作动态 >> 正文

人文医学硕士学位授权点介绍
发布时间:2025-06-11 14:35:25       来源:

一、学位点简介

我校于2013年申报并获得教育部备案批准自主设置交叉学科人文医学博士学位点(学科代码:99J1),同时即自动设立硕士学位点。2015年开始招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截止2025年7月,本学位点共招收硕士研究生75人,已毕业人数48人。

二、方向与科研成果

学位点自设置以来,在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方面已具备良好的基础,形成打造了自身特色和优势,凝聚形成了医学健康人文理论与教育、医学伦理学、医学史、医学社会学、医学心理学五个研究方向和稳定的研究团队。当前,学位点共有硕士生导师16人(其中博导10人)。依托一个省级科研平台山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西医科大学健康人文研究中心”、四个校级科研平台“医学史研究中心”“应用伦理研究中心”“心理科学与健康中心”“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团队近5年(2020-2024年)主持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40余项,科研经费达260余万,发表核心期刊文章110余篇,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副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10余部,牵头发布专家共识1个,牵头立项制定山西省地方标准2部。

三、招生培养与就业

(一)培养目标

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不断创新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模式,着重打造医学人文教育与研究的主阵地,培养一批有国家意识、医学人文情怀、科学精神、专业素养、国际视野的有温度的高质量创新型人才。

(二)生源要求与选拔方式

人文医学学科(专业)招收学术型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代码:1004J1),毕业授予医学硕士学位。

硕士研究生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招生依据国家统一要求,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本学科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推免生),申请人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护理学、社会工作、哲学、历史学等学历背景优先。

(三)培养与学位要求

在培养环节上,本学科加强和规范培养环节考核管理,严格执行分流退出机制。研究生在导师及导师组的指导下,掌握人文医学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独立开展创新性科研的能力,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坚定的学术理想,恪守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严格自律,科研诚信要求贯彻研究生培养阶段全流程。

在学位论文上,研究生需高质量完成开题、中期、预答辩与答辩等重要环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山西医科大学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等相关规定提出硕士学位申请。

(四)就业方式与方向

研究生完成学业后,就业方向适合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各级检察、法院和司法部门;律师事务所和其它法律服务机构、医学院校等教育单位、政策研究机构、文化新闻部门等领域工作。

四、课程设置

为使研究生掌握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熟悉学科前沿和交叉学科动态,本学科加强对研究生的课程学习管理,实行学分制。在公共课基础上,本学科安排了丰富的专业课程,包括:《医学哲学》《伦理学专题研究》《医疗社会史专题研究》《医药卫生法律与政策研究》《中国医学思想史概论》《人文思想专题研究》《医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等。

专业课会随着国家政策变化、社会热点关注、就业单位需求、学生来源情况等进行动态调整,以更好地适应和实现学科培养目标。


版权所有©:山西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联系电话:0351-398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