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机构您现在的位置是: 网站首页 >> 学科科研 >> 科研机构 >> 正文

应用伦理研究中心2024年度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5-01-07 13:51:36       来源:

一年来,应用伦理研究中心在团队成员梯队建设和科技成果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和突破。

高度重视团队成员梯队建设,致力于培养一支高素质、多层次、具有持续发展能力的科研团队。中心持续优化团队成员的学历、职称结构,于2024年4月吸纳新进博士邓婧(承担医学伦理学科研、教学任务)加入团队,团队流动人员邓蕊教授的固定研究方向为生命伦理学,也纳入固定人员队伍。现有固定人员11人,流动人员3人。1位固定成员(王雨)获得北京大学博士学位,1位固定成员(薛朝霞)晋升教授职称。获国家一级学会分会常务委员2项(燕娟、邓蕊),委员1项(申亚雪)。积极提供前沿学术动态和跨学科交流的机会,全年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近百人次,会议发言25人次,为团队成员提供了展示研究成果、交流学术思想的平台,促进团队成员的成长和发展。包括在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举办的全国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综合能力建设师资研修班、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学术年会、医学伦理学实践中的前沿问题学术研讨会等全国性会议或培训作报告,扩大了我校应用伦理学科的学术影响力。

围绕中心发展目标,在科技成果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和突破,产出了一批在国内具有学术影响力的成果。成功获批教育部项目1项(邓婧,202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省级项目16项(山西省科技战略研究专项,山西省高等教育“百亿工程”科技引导专项,山西省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科研专项课题重大项目,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重大课题等),新增经费36.5万;获批山西省地方标准制定立项2项(4位成员牵头或参与,《医疗机构伦理委员会运行工作指南》《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伦理管理规范》);发表文章16篇,其中SCI文章1篇,CSSCI、中文核心期刊(《医学与哲学》《中国医学伦理学》《护理研究》《器官移植》等)文章12篇;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项(薛朝霞,山西省第十三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出版专著3部(副主编2部,参编1部);出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等出版国家级规划教材6部(主编1部,参编5部);服务社会方面,团队成员常规参与各级各类伦理审查工作,如在近20家医疗机构参加药物/医疗器械伦理委员会、动物实验伦理委员会、辅助生殖伦理委员会等伦理审查,在山西省第二人民医院、山西省人体器官获取与分配服务中心伦理委员会进行器官捐献和移植伦理审查。

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为推动应用伦理学科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文/燕娟


版权所有©:山西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联系电话:0351-398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