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心理学 > 专业介绍 > 正文

应用心理学——学科简介

2021-03-19 14:44 发布者: 点击:


一、学科基本情况

本学科是在医学心理学教研室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硕士学位授权点。2003年应用心理学二级学科获得批准,2005年9月开始招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2015年开始招收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本学科结合我校医学特色的优势和应用心理学的专业特点,在长期理论研究、学科建设经验与人才储备的基础上,秉承“高起点、抓基础、重质量、显特色”的理念,扎扎实实办学,培养了一批具有明显职业优势背景的高层次、应用型心理学专业人才。

截止2020年12月份,本学科有专任教师30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4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2人,中青年教师(45岁以下)教师17人。研究生导师队伍中,含在校专任研究生导师10名(博导1名、硕导9名),教授6名、占60%,副教授4名、占40%。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人,占导师比50%。

近五年科研经费总计达288.1万元;承担国家、省部级、地区等科研项目共32项,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一等奖奖励4项,二级及以下奖励5项;本科生参与科研比例较高;在CSSCI、CSCD、SSCI、S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25篇。

二、学科方向与优势特色

本学科下设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测量与评估、临床心理咨询与治疗和创伤心理与危机干预四个研究方向。以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为依托,以医学心理学为主体,以危机干预为特色亮点,以大中学生和老年人群为主要服务对象,秉持“学用合一、崇理尚能、重德善行、服务社会”的办学目标,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的心理学专门人才,通过整合高校、医疗及社会各界力量,立足本地实际,解决本省转型期个体与社会的相关心理问题。

近年来,通过与山西省精神卫生中心、山西省戒毒所、山西省社会福利精神康宁医院等实习基地开展合作,致力于解决突发灾难及公共卫生事件、转型期企业员工的心理障碍及职业规划、肿瘤晚期患者的临终关怀等问题。在办学过程中遵循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心理专业型、实用型人才的基本原则,突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强化实践平台与专业支持网络建设,与行业相关主管部门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稳固人才培养,拓展行业需求空间。

三、人才培养

本学科以山西医科大学优势医疗卫生资源为依托,以人文学院在心理、社会工作和人文医学等方面的师资团队为核心,以丰富的实践基地、社会资源为载体,保障学生培养质量。

现有9个实习基地,校外导师均来自省内行业主管部门与行业领军单位,同时充分吸纳社会资源参与办学,积极引进海外专家、学者定期开设专题培训和讲座,建立国际化课程平台。

本学科生源稳定,90%的学生本科为心理学、医学及相关专业背景,第一志愿录取比例逐年提高。研究生参加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 20 余项,参加各级各类社会服务项目 10 余项,在国内外举办的大型学术会议中积极参与、大胆展示,显现出较强的专业素养。


版权所有:山西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