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会工作实习教学的目标
社会工作实习是有目标、有计划,强调多方面参与的一种学习模式。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按自己的兴趣及能力,加上实习督导的支持,把所学到的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态度、理论及工作技巧应用出来。在实践中,经过反思、整合和内化的过程,锻炼成为实干的、自主的、有情有理的专业社工。
社会工作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实习课程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实习给学生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从中要求达成如下目标:
1.理解社会对社会工作者的需求和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及责任,激发实习者对从事社会工作的信心和专业认同感;
2.了解中国社会服务机构和制度的框架及其运作;
3.在实习中,帮助实习者形成社会工作的原则和价值理念,鼓励实习者对专业自我的塑造,使实习者有机会增强自我了解, 在专业工作职责范围内发展个人工作风格;
4.鼓励实习者尝试将专业理念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检验理论与工作模式,发展时间技巧;
5.提高实习者社会工作实务能力,鼓励其为案主提供有效的专业服务。
二、实习形式和内容
1.同期实习
(1)目标:同期实习,即与课程同步开展的实习活动。以专业必修课的形式开设,着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对社会工作不同领域服务方法的掌握。
(2)安排:在5、6学期,每个学期4周,共8周。安排学生在校级、院级签约实习基地进行实习教学,由实习指导教师和机构督导共同指导学生进行实习。
(3)内容: 以社会工作实习生的身份参与机构的工作,了解实习机构的运转情况。在机构中,要求积极探索为案主提供服务的有效途径,掌握社会工作方法的运用。要求每位同学至少实施个案工作服务一次,每两位同学至少完成一次小组工作或者大型活动,并写出详尽的活动方案。要求按时完成实习计划书、实习工作日志、各种评估报告等,并参加指导老师的集体督导与个别督导以及实习总结会。
2.医院见习
(1)目标:通过临床科室轮转观察,使学生了解患者及家属在医疗场景中的多元需求,从社会工作视角识别服务介入的可行路径,同时强化专业伦理意识与实务能力,促进理论与实践融合。
(2)安排:在6学期,共3周。安排学生在学校附近综合医院集中实习,由医院带教老师和实习指导老师共同指导学生进行实习。
(3)内容:学生通过临床科室轮转参与医院日常诊疗工作,观察并记录患者及家属在疾病应对、医患沟通、资源获取等方面的实际需求,结合社会工作专业视角分析需求痛点,设计个案管理、心理疏导或政策倡导等介入方案,同时通过案例讨论和督导反馈反思医疗场景中的伦理困境(如隐私保护、利益冲突),最终形成涵盖需求评估、介入策略与伦理反思的见习报告,实现理论向实务的能力转化。
3.毕业实习
(1)目标:使学生系统运用社会工作理论、方法与伦理知识,在真实服务场景中独立完成需求评估、介入设计及成效评估,提升个案管理、资源整合与跨专业协作能力,同步结合实习经历完成毕业论文选题、数据收集与实务分析,实现从学生到职业社会工作者的过渡衔接。
(2)安排:在8学期,共16周。学生以自主选择校外机构进行实习为主,由机构督导和实习指导教师共同指导学生进行实习。
(3)内容:学生在社区服务中心、医疗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实习单位,围绕儿童保护、老年照护、精神健康等特定领域,开展个案/小组服务、政策倡导或项目管理工作,通过持续督导与反思日志梳理实务经验,并基于实习中发现的现实问题(如服务对象需求缺口、政策执行障碍)确定毕业论文研究方向,最终形成兼具实践价值与理论深度的研究成果。
三、实习机构和实习步骤
1.实习机构
(1)儿童、青少年、学校工作领域:各类中小学校、工青妇等。
(2)老年工作领域:老年公寓。
(3)社会工作行政、社会保障领域:社工部、民政、社保等单位。
(4)社区工作领域:各街道社区工作站。
(5)社会服务机构:社会工作机构、心理咨询机构等。
(6)医务工作领域:各级医院相关处室。
(7)企业社会工作领域:国企、外企、私企内的人力资源部门等。
2.实习步骤与安排
(1)实习安排阶段:
1)实习说明会,会上明确实习的目的、要求和安排。
2)学生完成实习意愿表,确定实习机构。
3)实习动员大会
4)学生、实习指导老师(学校)、实习督导(机构)三方会谈。
(2)实习初期:完成实习计划书。
(3)实习中期:根据实习计划书,完成各项任务。
(4)实习后期:
1)完成实习自我评估报告。
2)完成学生对机构督导的评价。
3)汇总指导老师对学生的评估。
4)汇总实习机构对学生实习表现的反馈表。
5)实习指导老师完成对学生的期末评估。
6)学生、指导老师、机构督导总结面谈。
实习报告会。
四、实习成绩的评定
1.评定标准
学生实习评定考虑专业伦理、实习表现、实习报告、实习分享等方面,以进行全面综合的评定。
2.评定方法
总成绩比例表
督导成绩 |
实习心得发表会成绩 |
指导老师 (学校) |
实习督导 (机构) |
发表报告 |
参与讨论 |
55% |
15% |
20% |
10% |
督导成绩考评办法:
由实习机构督导及学校督导老师分别评定学生的表现。评估实习表现的指标包括下列各项:
(1)请假次数。
(2)迟到早退情况。
(3)工作态度。
(4)建立人际关系的能力。
(5)运用社会工作方法的能力。
(6)指定工作之执行状况。
(7)其它。
实习心得发表会成绩考评办法:实习心得发表会成绩由学校指导老师评定后给出。
本实习教学大纲旨在通过系统的实践培养方案,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务能力,深化专业认同,塑造职业素养。引导学生以主动学习的态度投入实习,在实践中反思,在服务中成长,最终成为兼具人文关怀与专业技能的优秀社会工作者。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社会工作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