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社会工作(Social Work)
专业门类:社会学类 专业代码:030302
基本学制:4 年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要求和健康中国战略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扎根中国大地,具有社会工作理论知识和医学基础知识、熟练的社会调查技能和社会实践能力,能在党政机关、医疗卫生部门、社会组织、教育科研机构、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及各种企事业单位从事社会服务、心理健康教育、社区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公关策划、行政管理等工作的具有医学特色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修业年限
基本学制四年。
三、主干学科和核心课程
(一)主干学科:社会学、社会工作、心理学、公共管理学。
(二)核心课程: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概论、普通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社会 工作理论、社会心理学、社会统计学、当代社会问题、个案社会工作、SPSS 统计分析方法、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小组社会工作、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保障概论、青少年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质性研究方法、社会政策与法规、变态心理学、女性学与家庭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行政、社会工作同期实习等。
(三)前沿拓展课程:医务社会工作、成长小组、医患沟通、健康管理学、社会医学等。
四、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安排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军训、见习、实习、小学期实践等内容。
(一)军事技能训练:2-3 周。
(二)小学期实践:1-4 周,充分利用校内外教育教学资源,开展以专业实习实训、 专业技能培训、学科竞赛培训、产学研合作、创新创业训练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学习为 主要内容的“小学期”特色实践培养项目,切实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三)医院轮转实习:3 周,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将随机分配至不同临床科室、行政科室进行轮转实习,一个科室实习 1 周。实习目的在于深入了解各科室患者需求,从社会工作视角分析问题,促进专业技能与临床实践的融合。
(四)社会工作专业同期实习:为期 8 周,分为大三上学期和下学期各 4 周。学生将被分配至青少年、老年、矫正等不同领域的社会服务机构进行实习。实习内容将根据各领域机构的特点定制,旨在让学生参与到案例小组或社区社会工作服务中,学习并掌握专业技巧和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专业能力。
(五)社会工作毕业实习:16 周,含实习前培训、小组工作、个案管理 、社区服务、综合实践等。
五、成绩考核与学位授予
(一)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简称限选课)考核方式分为考试和考查,考试采用百分制,考查采用五级记分制(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评定成绩。公共选修课(简称任选课)考核方式为考查,采用两级记分制(合格和不合格)评定成绩,成绩满 60 分或及格及以上即为合格,可获得该课程学分。任选课成绩不计入成绩单。
(二)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成绩合格,准予毕业;若同时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通过,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六、毕业去向
本专业毕业生具备扎实的社会工作与医学交叉知识,协调组织、人际沟通和公共策划能力突出。在国家支持专业社会工作发展的政策背景下,毕业生可广泛适应各类政府机构(民政、社保等)、群众团体(工会、妇联等)、医疗部门(医务社工岗位),以及各类社会服务组织和企事业单位的工作要求,从事社会服务、健康关怀、社区治理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