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山医人文:青春的蜕变与成长
牛世琦,男,山西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人文医学专业2020级硕士研究生。目前就职于山西振东健康产业集团。
在山西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有这样一群学子,他们在这里共同学习,互助共进,茁壮成长;有这样一批“园丁”,他们在这里辛勤耕耘,播撒知识与希望的种子,让人文之花开满中华大地。
一、知识海洋的奋力遨游
初入大学,面对丰富而又专业的课程,我既好奇又紧张。还记得上《社会保障概论》时,那些抽象的理论让我一头雾水,仿佛置身于一团迷雾之中。课堂上,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各种专业术语不断地冲击着我的大脑。下课后,我常常独自坐在图书馆里,对着书本发呆,不知道该如何理解这些知识。但我知道,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于是,我开始主动向老师请教,和同学们一起讨论。慢慢地,我发现那些曾经晦涩难懂的理论,在交流与思考中逐渐变得清晰起来。
在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过程中,伴随着对环境的熟悉和对知识的陌生,我和新的小伙伴们开始了在新阶段中的学习和成长。学习中,大家各抒己见,思维的火花激烈碰撞。为了高质量完成一个课后小组作业,我们常常会争论得面红耳赤,各自阐述自己的观点,互不相让,但这只是为了尽可能让论点、论据详尽的头脑风暴而已。在这之后,大家深刻地体会到了团队的力量,也不约而同地感受到学术之谨,科研之美。
二、校园生活的多彩篇章
校园生活就像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充满了欢声笑语。学校里有各种各样的社团,每一个社团都像是一个小小的世界,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我加入了志愿者服务总队,在这里,我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一起走进残障学校,走进社区,关爱残障儿童和孤寡老人。每次去看望那些孩子和老人,无论是老人的真情倾诉,还是孩子们天真无邪、乐观的态度,都让我深有感触。在师门的共同学习和生活时光,更是颇具锦上添花之彩。无论是对文章筹备、推敲、打磨、成型的过程中展现出的师门之风,还是日常相处中的欢声笑语和真挚情谊,都无一不彰显着人文之美。这让我总在感想,世界本就多彩缤纷,人生亦应多姿多彩。
三、成长路上的困惑挣扎
大学的生活并非一帆风顺,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也遇到了许多困惑。随着专业课程的深入学习,我对未来的职业规划产生了迷茫。我不知道自己毕业后该从事什么工作,是继续深造,还是直接就业?这个问题像一块大石头,压在我的心头,让我喘不过气来。我开始变得焦虑,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时常无法集中注意力,总是在想自己还没有什么,在无止境的迷茫感中不断下陷。在人际交往方面,我也遇到了一些问题。状态的消沉和精力的涣散,让我在人际交往中处于一种“静默”状态。外界的任何信息好像都变得与我无关,而自己内心的阴霾也闭塞于己,挥之不去,仿佛形成了一种恶性闭环。
但是,我并没有被这些困惑打倒。我开始主动寻求帮助,和老师、同门、亲友交流,向他们倾诉我的烦恼。他们耐心地倾听我的问题,给我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在他们的帮助下,我逐渐理清了自己的思路,对未来有了更明确的规划。成长之路,总会布满荆棘。重要是,在面对这些难题时,我们应该保持何种心态,因为心境影响行径,心乱则事事乱。我们在疏通心路上可以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但绝不可以不思而动,急于求成。
四、毕业后的实践启航
毕业后,我进入了一家医药集团工作。真正踏上工作岗位,才发现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并不能完全照搬照用,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但也不必紧张,因为道理总是相通的,不同的只是方式方法。另外,我深刻感受到,与人相处的能力需要具备和不断磨练,会让自己受益颇多。在这方面,山医人应有的学识和素养会让我事半功倍,加分不少,所以我们也应当保有作为一名山医人的自信。
在山西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的学习生活,是我人生中宝贵的财富。在这里,我收获了知识,收获了友谊,也收获了成长。那些曾经的困惑与挣扎,都成为了我前进的动力。如今,我在工作岗位上继续努力奋斗,将所学的知识和培育的素养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辐射周围的每一个人,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供稿人:牛世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