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培养您现在的位置是: 网站首页 >> 教育教学 >> 研究生培养 >> 人文医学研究生 >> 正文

我院人文医学专业举办2025届硕士学位论文答辩会
发布时间:2025-05-26 15:31:40       来源:

2025年5月23日,我院人文医学专业举办2025届硕士学位论文答辩会,此次答辩委员会成员有大连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赵明杰教授(主任委员)、河北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边林教授、山西医科大学健康人文研究中心段志光教授、山西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王志中教授、山西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薛朝霞教授、山西医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教刘洋教授、山西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燕娟副教授、山西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邓婧讲师(秘书)。

参与此次答辩的硕士生有:吕任婕、宋丽君、任妍、王世伟、董恒,共5名同学。

吕任婕,2022级硕士研究生,导师为燕娟副教授,论文题目为《中国遗体器官捐献知情同意伦理困境与对策》。该论文从已登记、未登记、已撤销捐献志愿三类公众角度分析遗体器官捐献知情同意困境成因,以从业者视角分析遗体器官捐献知情同意伦理困境,形成围绕遗体器官捐献宣传、登记、实施、实施后不同阶段的对策。论文写作规范,叙述清楚,分析深入,结论可信,是一篇优秀的硕士学位论文。

宋丽君,2022级硕士研究生,导师为邓蕊教授,论文题目为《AI预测死亡的伦理挑战和应对策略》。该论文分析了国内外AI预测死亡的技术发展和伦理探讨的研究热点,系统性的梳理了AI预测死亡的技术发展路径及重要标志性成果,为AI预测死亡的伦理风险提供参考。论文框架结构合理,逻辑清晰,语言表达流畅,研究方法得当,论证有理有据,是一篇及格的硕士学位论文。

任妍,2022级硕士研究生,导师为刘洋教授,论文题目为《当代山西针灸传承创新历程研究》。该论文梳理了二十世纪后半叶针灸在中国人民健康事业中的历史作用,展现了针灸疗法的独特优势与社会价值,为当前及未来针灸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历史借鉴与理论支持。论文结构合理,语言通顺,选题较有意义,结论明确,是一篇良好的硕士学位论文。

王世伟,2022级硕士研究生,导师为王志中教授,论文题目为《机构养老者精神赡养现况及对策研究——以晋中市老年养护院为例》。该论文梳理了国内精神赡养问题的源流与发展脉络,通过参与观察法与半结构化访谈法等定性研究,划分出影响机构养老者精神赡养效果的个人、机构、家庭、社会四个社会支持维度,为未来养老机构提供精神赡养服务提供借鉴。论文结构合理、条理清晰、数据可信、结论明确,是一篇及格的硕士学位论文。

董恒,2022级硕士研究生,导师为段志光教授,论文题目为《基于主动健康的残疾人健康生活方式选择与健康支持关系研究》。该论文运用混合研究设计,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以大健康人文的视角看待残疾人的健康问题,结合主动健康深入探讨了各类健康支持对健康生活方式的选择的影响,弥补了当前残疾人研究健康支持效果不明显的缺陷,为残疾人健康生活方式的科学干预与实践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方法路径。论文立意新颖,逻辑清晰,分析深入,行文规范,结论具有现实意义,是一篇良好的硕士学位论文。

答辩硕士生汇报思路清晰、逻辑严谨,针对每位评委老师提出的问题都给予了较为充分的答复。整个答辩会进展顺利,5位硕士生全部通过答辩,答辩委员会建议授予硕士学位。

供稿人:邓婧


版权所有©:山西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联系电话:0351-398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