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我为群众办实事”︱用“新”治愈——记第二医院口腔科主治医师关文钊

发布人:党委宣传部 | 发布时间:2022-01-23

一台难忘的手术

从北京大学医学部学习归来的我校第二医院口腔科主治医师关文钊,在2021年11月遇到了一台令他难忘的手术。有一位73岁男性患者,经诊断确定为右舌及口底鳞状细胞癌。该患者如果行手术,则切除的范围比较广,还要对双侧颈淋巴进行清扫,加之病患年龄较大,手术难度不容小觑。但病患深受疾病困扰,关文钊便安排病患进行了精密的术前检查,包括关于肿瘤手术的新理念——活体组织检查,可以在术前明确肿物性质,以更明确手术方案。

面对这台有一定难度的手术,关文钊心里是有压力的,但这份压力也给了他更多挑战的动力,加之术前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他对这台手术也有了更多的信心。凭借着过硬的技术和平稳的心态,为病患实行了双侧颈淋巴清扫以及舌腹、口底恶性肿物扩大切除术;右下颌骨方块截骨;右侧胸大肌皮瓣转移修复术;气管切开术等多项手术。术后,病人的皮瓣愈合良好,之后配合相应的术后辅助放化疗,可有效延长晚期肿瘤病人的寿命。

据关文钊介绍,从北京学习的“新技术”,对口腔的功能恢复有很大帮助,而且相比于之前肿瘤手术的单纯切除,皮瓣修复技术的应用也对患者的术后外貌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改善。第二医院拥有了这项修复重建技术,可令省内口腔肿瘤患者少走弯路,不出省也能做手术。

关文钊提醒大家,一定要重视口腔健康,发现有不舒服不对劲的地方一定要及时就医。这位73岁的病患就是发现舌头的右侧边缘有溃疡两个多月了,仍是觉得“小病,忍忍就过去了”,直到舌头动不了才来医院就诊,结果发现是舌恶性肿瘤晚期。他还讲到,口腔溃疡如果久久没有愈合就一定要警惕,及时就医检查。

一年深刻的学习

在北京大学医学部当访问学者的日子是苦的,亦是甜的。关文钊每每想起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进修的学习时光,都无比怀念。他说北大口腔的工作是高强度的,工作节奏也快,加上来的病人病种都比之前工作所见的要复杂,他一开始还不太适应,但很快就融入到了充满“干货”的工作氛围里。他形容自己像块“海绵”,在工作流程非常流畅的北大口腔,要努力地“吸收水分”,有不会的就学,不懂的就问,导师和同学们都会毫不吝啬地给予指导。而关文钊也成长的很快,从一开始的辅助、配合到主刀,逐渐掌握了制取皮瓣的关键技巧。

在北京学习期间,关文钊见到了更多的病种,也见到了更多的肿瘤病人。在北大口腔五个病区里,肿瘤病区占据了一半,也从侧面说明了近年来口腔肿瘤病人的数量变多。因此,好好学习先进的手术技术,才能为新病种、新病人服务好,这也让关文钊渴望学习的心情更加紧迫。在《健康生活报》上,关文钊发表了题为《学成归来 任重道远》的学习心得,详细讲述了学习期间的心路历程。他在学习结束时,获得了“优秀国内访问学者”的称号,这在同去学习的山西访问学者中是唯一一个。

(患者送给关文钊的书法作品)

刻苦的努力终有回报,在学习期间,关文钊不仅收获了新知识、新技术,更收获了病患的感恩和鼓励。来自天津的郑女士在感谢信中写道:“关文钊医生对病人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廉洁自律的道德操守,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诠释着当代医生的职业操守和医道本色,悬壶济世,德才兼备,他高尚的医德、高超的医术令人敬佩!”

从医以来的突破

1984年出生的关文钊于2012年入职我校第二医院,从转科、总住院医师开始,一步一个脚印,从值夜班、接急诊到2017年独立做手术,一直在学习和成长的路上。但提到“突破”,他很坚定地说就是为期一年的北京学习之旅。在北大口腔,他看到了更大的世界,学到了更先进的技术,掌握了更丰富的知识。

学成归来后,关文钊还担心是否能有类似的肿瘤病人来就医问诊,在科室主任马宇锋的支持下,为多位病人进行手术后。他现在和骨科3D打印的合作也越来越顺畅,与肿瘤科、病理科和MDT等科室的合作也越来越多,现在第二医院的骨科3D打印费用可以直接记入住院费用中,而不是通过3D打印公司结算,也大大便利了患者。

“以前遇到类似病患只能建议他们去北上广求医,现在病患们也不用到大城市去了,在我们医院就可以得到高质量的手术,也能得到细致耐心的护理。”关文钊开心地讲到。他希望有口腔肿瘤病症的病患们能选择来第二医院就诊,他会努力为这些病患们带去一些希望,努力为病患提高生活质量,让他们享受到久违的美好生活。

(文/吴梦越;图/关文钊)

上一条: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下一条:我校纪检监察干部学习并热议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