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护理学院第一党支部书记淮盼盼带领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队17人前往晋中市左权县拐儿镇开展了社会实践活动。落实护理科普,助力健康中国,同学们在实践中“边做,边想,边感悟”,收获颇多。

感悟老井奋斗精神
晋中市左权县老井村因电影《老井》的拍摄而闻名,左权县依托老井村独特的山水风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保存完好的古村落风貌,创造了良好的研学环境,打造了中国北方国际写生基地老井片区。以产业带动就业,用造血代替输血,进一步夯实乡村振兴。实践队队员们住在老井村,用大学生的思维和文化,与当地村民的交流中,不断碰撞新的火花,为这座古老的村落注入新的活力。

体验乡村文化振兴
拐儿镇镇长白娟给队员们讲到核桃传入左权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由于地处太行山中段,温度适宜,光热资源丰富,地理条件优越,独特的自然环境形成了果仁饱满、皮薄、个大、味香的左权绵核桃。队员们纷纷感慨致富成果正在一步步带动乡村振兴。拐儿镇党委书记李振国给队员们介绍了拐儿村正在建设的百亩“水产小镇”。近年来,拐儿村规划利用自身得天独厚的水资源优势,发展特色水产养殖。队员们表示看到了当地政府的有所作为,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

护理学院2018级本科生宋宇涛带领实践队员们去到了五指山,五指山上话五指,百福洞里祈百福。这里濒临清漳河水,山高为峰,溪水长流,风光旖旎,天空湛蓝如洗,空气新鲜,素有太行山“氧吧”之美誉。队员们感悟到绿水青山就是真正的金山银山。实践队队员们还参观了拐儿镇天门村天门砖雕艺术馆,该馆完美融合砖雕艺术、乡村古建筑、红色文化等资源要素,该项目将古村落与红色文化相结合,带动村民和村集体经济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夯实文旅融合产业根基,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践行爱心医疗服务
实践队队员们充分发挥护理学科优势,进行了农村常见病的宣教,发放了有关健康知识的宣传单并由实践队员耐心解读。通过对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老年痴呆的病因、症状及预防的讲解,让村民们对这些病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宣讲结束后,开展了心肺复苏急救术和海姆立克急救法推广。专业的操作、整齐划一的动作赢得现场掌声雷动。实践队在东五指村开展了给村民免费量血压、测血糖的便民服务活动,嘱托村民要注意饮食,保持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同时,还为老人们介绍了健康养生及老年人日常护理知识,鼓励老人们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得到了村民们的充分认可。

此次的三下乡活动给了同学们一个很好的锻炼平台,不仅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更加提升了对医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新时代青年,无论是在未来的学习还是工作中,都要乐于付出、艰苦奋斗,在社会实践中求真知、阔视野、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不仅要树立鸿鹄之志,更要做脚踏实地的奋斗者,让自己学有所成、学有所用,积极为祖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图文/金姬)
上一条:山西医科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授牌仪式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三家医院举行
下一条:公共卫生学院赴灵石县南关镇西许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