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进一步提高国家一流课程《医德教育与实践》的教育教学质量,9月19日下午,学校在中都校区教学办公楼第二会议室召开《医德教育与实践》2023-2024第三学年集体备课教研活动。来自各相关院系、部门的负责人,课程的八个授课环节的具体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医德教育导论、医学与社会发展、山西百年医学教育的发展、山西医学的社会服务实践与成效、人体生命科学概论、中国医药学概论、医德典型教育——话剧《赵雪芳》、校外医德社会实践八个课程环节的负责人分别围绕各自的课程基本情况、E教学平台应用以及改进提高教学质量等做了分享,各院系参会人员就组织教学中的相关情况作了交流。大家既总结了有益的经验和做法,也提出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疑问、设想等,备课会现场气氛热烈,大家收获满满。
会议就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开学第一课总体安排、师资队伍培训、教学质量提升、加强工作协调等工作进行了安排。会议强调,要落实落细落好教学工作,责任明确到人,任务具体到事,确保教师不误课、学生不落课、不漏人。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授课团队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业务能力建设,增强医德教育引导力、亲和力、感染力、渗透力、向心力,不断提高教育成效。
我校《医德教育实践》于2020年11月24日被教育部认定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是基于医学人才培养的德育目标而开设的实践教学课程,旨在从入学起就对医学生开展深入系统的医德教育,同步培养医学生高尚医德与精湛医术,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卓越医师奠定品德基础。该课程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践教育资源,实现教育目标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同的转变,对医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德育作用。开课3年来,取得了满意的教育效果。
(文/王志新;图/王鸿雁)
上一条:第一医院2023年“服务百姓健康行动”大型义诊活动周专题报道——多支部联合赴气化街社区举办大型义诊活...
下一条:基础医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队赴多地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