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级印度本科生孟河
随着疫情防控工作按下快进键,学校“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开展的线上教学工作正在扎实稳步推进中。国际教育学院认真贯彻《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开展本科生线上教学安排的通知》安排,充分部署动员,发挥年轻学院的动力和外事服务的专业,积极联系开课院系及任课教师,与身处海内外的山医国际学生无时差沟通,通过“多沟通、勤检点、入课堂、促学习”等多项措施,保障国际学生的上课效果。
积极筹备,云端开启新学期
在二月初开展线上教学的准备阶段,山西医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高度重视国际学生国别差异、时差变化、网络条件、语言环境及上课工具等诸多问题,多次组织讨论与协调,分析开展线上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挑战。全院教师通力合作,通过自主学习、先行测试、线上沟通、分享互助、积极联络平台技术方等措施,并将汇总后的FAQ发布在学院官网及微信群供学生参考,为国际学生能够“一个也不能少”地在线上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左下为2017级印度籍学生孟河录制视频,同老师们一道帮助同学们下载平台)
针对学生大多是首次使用“学习通”、“中国大学慕课”等线上学习软件,加之身在国外的学生无法接到中国手机短信验证码,无法完成学生信息认证、不能按时加入课程教室等问题,山西医科大学负责国际学生教学事务的老师和三位辅导员老师主动对接学生,通过选择以微信号登陆、注册验证163邮箱、访问教务处E-平台以及采用电脑端学习等方式,顺利解决了学生登录难、认证难、入课难等问题。为帮助学生尽快从假期模式切换至开学状态,山西医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自1月27日至开学前夕,利用三个年级微信群开展“一起学汉语”活动,每天准时推送汉语、中国文化及与疫情相关医学词汇的学习内容。同时,学院结合自身特点,分工有序、精密配合,学院领导及各年级辅导员老师作为助教团队进入全校所有面向国际学生开设的课程,通过电话、微信等途径在线办公,实时解决学生上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共抓共促国际学生教学质量。
通力合作,共促教学更高效
山西医科大学本学期面向三个年级260余名国际学生共开设17门线上课程,其中:2017级5门,2018级5门,2019级7门。国际学生的教学开展离不开各专业学院的辛勤付出,全校教学工作“一盘棋”。开课单位涉及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管理学院以及国际教育学院,线上教学开展以来,平台建课、学生导入、通知发布、视频资料上传、线上答疑及作业批改等各项教学工作都在平稳推进。

(左上为2017级病理生理学刘清华老师解答学生疑问;右上为2017级流行病学通知;左下为“一起学汉语”活动;右下为2017级药理学王燕老师解答学生疑问)
来自基础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的王燕老师,接到本学期开展线上教学的通知后,作为2017级国际学生新学期第一课的开班教师,她大胆尝试积极探索多种网络教学平台,最终采用录屏讲解的方式,弱化了网络要求,提升了教学效果。此外,她作为教师代表分享了开展线上教学的心得,受到全校师生的广泛好评。王燕老师是为国际学生教学默默奉献的一个代表,考虑到近7成国际学生已经回国、语言交流不畅、学生提问有时差等特殊因素,任课教师均为学生录制课程,课下在线答疑辅导,推荐慕课资源,保证学生能够正常学习,完成预习复习等课后内容,紧跟教学进度,确保来自20个生源国的每一位国际学生都能在屏幕的另一端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不负韶华,脚踏实地向前行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山西医科大学开课四周以来,尽管有的学生网络不佳,有的学生时差受限,但每个学生都在尽力克服困难,都在努力调整自己,发挥自觉性主动性紧跟大部队。

(2019级印度尼西亚学生施莲花在线学习《高等数学》课程)

(2017级印度学生孟河在线学习《病理生理学》课程)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2月28日北京时间上午10:20,祁金顺老师为2018级国际学生讲授的《生理学》准时开课,跨越9个时区来自亚非两大洲,18个国家的111名师生相聚于学习通平台。这一刻,阿尔及利亚学生是凌晨3:20;这一刻,南非学生是凌晨4:20;这一刻,索马里学生是凌晨5:20;这一刻,阿富汗学生是早上6:40;这一刻,巴基斯坦学生是早上7:20;这一刻,印度尼西亚学生是上午11:20。耐心讲解的老师与积极学习的国际学生共聚此刻,共上此课。

栉风沐雨越百年,立德树人启新程。线上教学变得是授课方式,不变的是老师对学生全心全意与尽职尽责的初心。山西医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将结合自身工作特点,凝心聚力、守土尽责,全力充当好各学院与国际学生间顺畅沟通的桥梁,与我校师生一道共克时艰,期待校园重逢。
( 图文/万赫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