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首页 -> 正文

学术动态

中字号

优秀硕士学术成果系列展示(八)

发布时间 :2019年12月11日 编辑 :贾丽 浏览量 :

口腔医学院武秀萍课题组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胡阳课题组合作利用微图形设计新型无疤痕愈合功能材料

仿生生物材料被认为可引导新生组织模拟原组织结构,有望推动未来医学领域的发展。细菌性纤维素作为一种价格低廉、高产的3D网络纳米纤维生物材料,因其可在水合状态下模拟原有皮肤组织,且其高的溶胀性能可利于皮肤伤口的愈合;因此,它可很好的应用于组织工程领域。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美学需求逐步提升,使新形生皮肤组织无疤痕愈合成为一大热点。但目前的伤口敷料均无此特性。因此,需探索一种新型的微图案技术以改性细菌性纤维素,诱导伤口处功能性细胞的分布,实现胶原的重排和伤口无疤痕愈合。但因细菌纤维素自身材料的限制,目前的刻蚀技术并不适用于细菌纤维素。需要寻找一种低能量的刻蚀技术来构造微图形才可保证膜的完整性。随后,在不断的研究探索中发现,使用低能量的CO2激光刻蚀技术和小分子生物活性肽的结合,可对功能性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产生影响,且改性后的功能薄膜对成纤维细胞和胶原蛋白有双重亲和力。但是在无疤痕愈合的图形筛选过程中,究竟何种图形对无疤痕愈合效果最佳,尚需进一步的体内外和分子实验加以探究。

山西医科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武秀萍教授-中国科学院胡阳副研究员课题组研究了微图形化细菌纤维素膜在引导皮肤伤口无疤痕愈合的效果探究,探索了特定尺寸的柱状-沟壑微图形,刻蚀前后伤口无疤痕愈合效果有了很大的改善,且微米尺寸的微图形可极大的粗及细胞的增殖和迁移。结合形貌、性能、体内外实验,揭示了微图形化后与RGDS的结合可对成纤维细胞和胶原蛋白表现出双重的亲和力,有利于胶原的重排。在不同的图形对比后,可初步探索得知迷宫微图形化后更利于伤口的无疤痕愈合。

上诉工作以“低能量CO2激光刻蚀改性细菌纤维素膜实现无疤痕伤口愈合的研究(Surface engineering of spongy bacterial cellulose via constructing crossed groove/column micropattern by low-energy CO2 laser photolithography toward scar-free wound healing)”为题,发表于材料领域«材料科学与工程»(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C);山西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刘海燕为共同一作,胡阳为通信作者。相关课题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上一条: 优秀硕士学术成果系列展示(九)

下一条: 优秀硕士学术成果系列展示(六)

版权所有@山西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 技术支持:山西医科大学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