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吕智教授团队发现体外不同培养方式下骨肉瘤调控机制的变化
骨肉瘤(osteosarcoma OS)是最常见的运动系统恶性肿瘤,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由于其侵袭性强、转移潜能高且较易复发,即使行新辅助化疗、广泛或根治性手术和辅助化疗,至今治疗效果仍不理想。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 TME)是肿瘤细胞直接接触的环境,肿瘤细胞周围众多的成分对其自身的复制、侵袭、耐药均产生重要的影响。为了在体外有效模拟肿瘤细胞在体内的真实生长环境,目前出现了3D细胞培养、细胞3D打印后培养及肿瘤离体组织培养技术。
2022年12月19日,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吕智教授团队在BMC Medical Genomics 期刊发表了“Transcriptomics and metabolomics reveal changes in the regulatory mechanisms of osteosarcoma under different culture methods in vitro”研究论文。本项研究以体外模拟体内TME为研究重点,首先将骨肉瘤Saos-2细胞在体外进行2D和不同的3D培养,通过转录组学(图1)及代谢组学(图2)揭示了在体外不同的3D培养方式下与体内细胞的生长差异,最后将以上两组学结果进行关联性分析(图3),发现了44条通路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本研究为进一步明确骨肉瘤的发生、发展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图1骨肉瘤Saos-2细胞在体外不同培养方式下的转录水平差异分析

图2骨肉瘤Saos-2细胞在体外不同培养方式下的代谢水平差异分析
图3 两组学关联分析后筛选出的通路数目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吕智教授为本文的通讯作者;其博士研究生杨森为第一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