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记得放假前我们还在中都校园拥抱漫天飞雪,两个月过去了,回头看了眼窗外,已是草长莺飞,春意盎然。全国人民特别是武汉人民经历了一个令人终身难忘的冬天,“新冠病毒”、“战疫”、“驰援湖北”成为这个冬天的关键词;也是在这个冬天,相信我们都不同程度地对大自然、对野生动物、对世界、对中国、对生命有了不同程度的新理解、新感悟。3月9日,教育部社科司、人民网联合举办“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邀请了艾四林、秦宣、王炳林、冯秀军4位教授进行授课,通过学习,对当下的一些热点问题有了新认识,现结合个人工作实践谈有感如下:
一、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科学认识抗击疫情过程中的现实问题,做到头脑清醒
疫情是一面放大镜,自武汉封城、全党全国打响抗击新冠肺炎阻击战以来,国际国内对我国战疫举措以及战役背景下的众生相发出不同的声音,伴随着这些声音,我们开始关注生活中平常看似再也普通不过的小事和细节,我们也开始思考并着手解决本就凸显的矛盾和问题,这其中既有春节期间过节还是过关的诘问、还有由李文亮医生去世而引发的“吹哨人”热议;不仅有宅家大学生能为抗击疫情做什么的疑问、还有由食用野生动物引发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再思考;不仅有索取与奉献的角逐,还有顾小家还是顾大家的抉择。若想科学回答并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以学深悟透并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分析为基础和前提,否则在大是大非面前就会失了立场,迷了方向。
二、科学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新手段做好抗击疫情过程中研究生的思想引领工作,做到工作有力
面对疫情大考,使得今年的春季新学期更加特殊,全国学生宅家上网课、全国教师有了主播这一新身份。研究生思想政治辅导员作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管理者,疫情期间,着力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各项日常工作并通过微信、钉钉等新平台有序开展,除了每天做好学生健康状况统计工作之外,积极向各年级同学转发我校公众号推送的抗击疫情健康知识,认真领会并传达学校办公室、研究生工作部、就业指导中心、资助中心等部门的工作通知,高效完成各部门有关工作安排。与此同时,根据学院安排,3月5日在2018级研究生中开展了以“讲身边人的雷锋精神”为主题的线上主题团日活动,34名研究生中33名交回个人学习心得体会,1名交回学习专题小视频;3月7日——3月9日在2019年下半年新发展的5名党员中间以制作创意小视频的方式开展“天涯共此战疫时”主题诵读活动。管理学院2017级研究生郝文丽、2018级研究生张昕瑞、栗昊深入抗击疫情工作一线,利用自身专业优势深入社区、村委会开展返乡人员排查、出入人员、车辆登记等工作,展现了新时代医学院校研究生的责任担当。
三、立足辅导员工作职责,加强沟通协调,确保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服务研究生培养和研究生成才发展大局
研究生辅导员是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研究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大疫当前,学生无法返校,如何用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契机为研究生培养这一中心工作服务是重中之重,特别是如何处理好在2020届毕业研究生毕业论文查重、研究生就业工作开展过程中涌现出的研究生心理健康、职业发展、师生关系等问题,成为工作的关键。为此,通过微信语音、视频和电话等方式,密切关注和联系重点关注学生,及时了解学生心理动态并及时跟相关导师联系沟通并向分管领导汇报,做好上传下达和沟通协调工作,认真协助做好研究生培养有关工作。
文/管理学院 任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