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评报告
博硕士生导师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博硕士生导师

中药学教研室博士研究生导师-杨官娥

日期:2025年04月28日 20:56 作者:来源: 点击数:

杨官娥

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山西医科大学药学院中药学教研室主任,中药执业药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E-mail: yangguane@aliyun.com

教育经历

2003年09月—2008年06月 山西大学,博士

1996年09月—1999年06月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

1985年09月—1989年07月 南京理工大学,学士

工作经历

2008年01月—今 山西医科大学药学院,教授

2007年10月—2008年04月 日本东邦大学生药学教室,访问学者

2003年01月—2007年12月 山西医科大学药学院,副教授

1999年07月—2002年12月 山西医科大学药学院,讲师

1989年07月—1996年08月 晋安化工厂设计处,工程师

学术任职

中国中药协会中药发酵药物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西省药学会中药和天然药物委员会委员,山西省心理咨询师协会常务理事、自我接纳与自我成长专委会主任委员。

荣誉获奖

1、山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名称:地方药学院校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山西省教育厅,2013年,第一成果人。

2、科技成果鉴定。项目名称:微囊化系列保健油脂的研究开发,省科委鉴定,国际先进,2004年,第一成果人。

3、科研成果鉴定。项目名称:海洋生物资源高值化及其废弃物综合利用——鱿鱼废弃物中脂溶性化合物的研究。省科委鉴定,国内领先,2002年,第二成果人。

教学情况

正在主持和完成教学改革项目7项;多次副主编和参编《天然药物化学》国家统编教材;作为副主编编写专著《初入大学的惑与解》。主讲天然药物化学、天然化合物波谱解析等本科生课程,研究生天然产物研究技术、自我接纳与自我成长等课程;教学中注重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研究领域

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药和天然药物资源、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研究,及中药材绿色种植。

代表性科研、教改项目

1、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项目。“全人教育”在医药学相关专业创新培养模式中的应用研究(J20240618),2024.09-2025.09,项目主持人,正在进行。

2、山西省中医药科技创新工程项目。潞党参“优形、优质”种植专用沼泽红假单胞菌复方微生物菌剂的研制与应用(2025kjzy004),2024.06-2027.06,项目主持人,正在进行。

3、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潞党参转录组学和根际微生物宏基因组测序的沼泽红假单胞菌提高潞党参多糖积累的分子机制(202303021221125),2024.01-2026.12,项目主持人,正在进行。

4、山西省教育厅研究生精品教材项目。自我接纳与成长(2023JC11),2023.06-2025.06,项目主持人,正在进行。

5、山西省检验检测中心(山西省标准计量技术研究院)对照药材研究。山西省中药材中药饮片标准研究工作 - 珍珠透骨草(对照药材)(2022005C),2022.12-2023.10,项目主持人,已结题。

6、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 年度“互联网+教育”专项课题。融媒体下的“自我接纳与成长”家校共育模式的研究(HLW-20034),2021.01-2022.12,项目主持人,已结题。

7、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光合细菌菌剂在提高黄芪党参药材种植品质中的应用研究(YDZX 20201400001443),2020.01-2021.12,项目主持人,已结题。

8、山西省研究生教改项目。自我接纳与自我成长心理工作坊在提高研究生整体素质中的应用(2019JG099),2019.12-2020.12,项目主持人,已结题。

9、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医患沟通实务研究(2019B224),2019.12-2020.12,项目主持人,已结题。

10、山西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重组沼泽红假单胞菌鼠李糖苷酶转化北桑寄生总黄酮介导的鼠李素制备研究(201803D421065),2018.12-2021.12,项目主持人,已结题。

11、山西省研究生教改项目。欧文亚隆团体心理辅导与药学专业研究生教育的结合研究(2016JG51),2016.05-2018.05,项目主持人,已结题。

12、山西省本科生教改项目。欧文亚隆团体心理辅导与药学专业教育的结合研究(J2016040),2016.05-2018.05,项目主持人,已结题。

13、山西省食品药品检验所。山西省中药材中药饮片标准研究工作-蜥蜴(2016003C),2016.12-2017.07,项目主持人,已结题。

14、山西省食品药品检验所。山西省中药材中药饮片标准研究工作-珍珠透骨草(2016010C),2016.12-2017.07,项目主持人,已结题。

15、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球形红细菌丹参转化液中酚酸类化合物生物合成及转化机制研究(81173473),2012.01-2012.12,项目主持人,已结题。

16、太原市2012年科学技术发展计划人才扶持专项。光乐康排铅制剂的药效学研究(120247-08),2012.07-2013.12,项目主持人,已结题。

17、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球形红细菌生物转化丹参降血脂物质基础研究(2010011048-2),2010.01-2012.12,项目主持人,已结题。

18、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光合细菌生物转化槲寄生抗肿瘤作用物质基础研究及转化机理初步研究(30672621),2007.01-2009.12,项目主持人,已结题。

19、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光合细菌转化槲寄生抗肿瘤作用物质基础研究(2006011099),2006.01-2008.12,项目主持人,已结题。

20、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省级教学改革项目。地方药学院校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2006年,项目主持人,已结题。

21、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光合细菌菌剂在提高中药材品质中的应用研究(051081),2005.01-2009.12,项目主持人,已结题。

22、山西省教育厅高科技开发项目。光合细菌菌剂在提高中药材品质中的应用研究,2005.01-2009.12,项目主持人,已结题。

23、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药罗布麻叶中有效部位提取分离及其制剂研究(20031102),2003.01-2005.12,第二负责人,已结题。

24、太原市启明星计划。中药罗布麻有效成分及二类中药的研究(2002001),2002.01-2004.12,项目主持人,已结题。

25、山西省教育厅高科技开发项目。养肤乳剂精华素软胶囊的研制与开发(2001040),2001.01-2003.12,项目主持人,已结题。

26、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863计划)主题项目。海洋生物资源高值化及其废弃物综合利用(819-07-12),子课题负责人,已结题。

代表性论著

(一)论文

1、Deng DD, Zhao BR, Yang H, Wang SS, Geng ZY, Zhou JT, Yang GE*, Han LW. Investigating the Effect and Potential Mechanism of Rhamnetin 3-O-α-Rhamnoside on Acute Liver Injury In Vivo and In Vitro [J]. Pharmaceuticals (Basel), 2025, 18(1): 116–134.

2、Zhou JT, Zhao BR, Yang F, Deng DD, Chang JY, Yan LH, Yang H, Yang F, Han LW, Yang GE*. Rhamnetin-3-O-α-L-Rhamnoside Attenuates Alcoholic Liver Injury in Mice via Regulation of the Autophagy/Ferroptosis Pathway [J]. Journal of Food Biochemistry, 2025, 1: 1–13.

3、Guo L, Niu YT, Li XY, Li YT, Xue ZX, Yang GE*. Sense of meaning in life, self-acceptance, and prosocial behavior: an application of network analysis methods [J]. Front Psychol, 2025, 16: 1533687-1533698.

4、Ma MY, Li Y, Guo L, Yang GE*. Achievement motivation and mental health among medical postgraduates: the chain mediating effect of self-esteem and perceived stress [J]. Front Psychol, 2024, 15: 1483090–1483103.

5、Yang H, Sun Y, Chai ST, Liang YH, Liu YN, Yang GE*. Therapeutic Effect of 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 – Bioconverted Extract of Lycium barbarum on Rats with Lead Exposure [J].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24, 37(4): 440–444.

6、李窈, 马慕云, 李瑞娟, 王雨, 杨官娥*. 硕士规培生临床共情对医患关系的影响机制: 基于群际心理的视角 [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4, 32(04): 519-525.

7、邓丹丹, 赵博荣, 颜丽涵, 周江韬, 王松松, 杨虹, 杨飞, 杨官娥*, 韩利文*. 北桑寄生总黄酮对硫代乙酰胺诱导斑马鱼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J]. 中草药, 2024, 55(13): 4434-4444.

8、王宝雪, 袁占花, 张岩波, 杨官娥*. 某医科院校硕士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及预测列线图 [J].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24, 41(02): 157-161.

9、颜丽涵, 赵博荣, 杨虹, 邓丹丹, 杨飞, 杨官娥*. 北桑寄生内生真菌Penicillium sp. ZS108原生质体的制备与紫外诱变 [J]. 菌物学报, 2024, 43(1): 67-78.

10、Chai ST, Zheng ZY, Liu YN, Liang YH, Yang H, Chen J, Bai HJ, Yang GE*.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 on the lead exposure rat model using 1H-NMR-based metabolomics of urine and plasma [J]. Molecular & Cellular Toxicology, 2023, 19: 321-331.

11、常佳钰, 陈婕, 赵博荣, 柴书彤, 白红娟, 杨官娥*. 光合细菌菌剂对栽培黄芪质量及其根际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J]. 中药材, 2023, (04): 829-834.

12、常佳钰, 陈婕, 赵博荣, 柴书彤, 殷天欣, 白红娟, 杨官娥*. 光合细菌菌剂对黄芪品质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J]. 时珍国医国药, 2023, 34(11): 2740-2744.

13、Zheng ZY, Chai ST, Chen J, Yang H, Chang JY, Yang GE*. Isolation and dentification of flavonoid-producing endophytic fungi from Loranthus tanakae Franch. & Sav that exhibit antioxidant and antibacterial activities [J]. J Appl Microbiol, 2022, 133(3): 1892-1904.

14、柴书彤, 杨虹, 常佳钰, 陈婕, 白红娟, 杨官娥*. 光合细菌菌剂对栽培党参质量的影响 [J]. 中药材, 2022, (12): 2812-2816.

15、郑鼎玉, 陈婕, 郑紫云, 卢丹丹, 杨官娥*. 鸟肠球菌 (Enterococcus avium) 中α-L-鼠李糖苷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酶学性质 [J]. 微生物学通报, 2022, 49(01): 49-60.

16、郑紫云, 柴书彤, 陈婕, 杨虹, 白红娟, 杨官娥*. 北桑寄生产黄酮内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抗氧化和抑菌活性评价 [J]. 微生物学通报, 2022, 49(09): 3798-3812.

17、刘海萍, 王进东, 高敏, 郑紫云, 郑鼎玉, 陈婕, 白红娟, 杨官娥*. 沼泽红假单胞菌对健康小鼠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22, 34(08): 869-876.

18、Chen J, Li N, Chang JY, Ren KD, Zhou JT, Yang GE*. Taxonomic Structure of Rhizosphere Bacterial Communities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the Accumulation of Alkaloidal Metabolites in Sophora flavescens [J]. 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 2021, 12: 1-11.

19、Zhou JT, Ren KD, Hou J, Chen J, Yang GE*. α‑rhamnrtin‑3‑α‑rhamnoside exerts anti‑inflammatory effects on lipopolysaccharide‑stimulated RAW264.7 cells by abrogating NF‑κB and activating the Nrf2 signaling pathway [J]. Mol Med Rep, 2021, 24(5): 799-809.

20、景大山, 申鸽, 陈婕, 杨飞, 罗晋萍, 杨官娥*. 蜥蜴及其伪品石龙子鉴别方法比较 [J]. 中成药, 2020, 42(03): 689-694.

21、卢丹丹, 郑鼎玉, 陈婕, 杨官娥*. 北桑寄生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其次级代谢产物分析 [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20, 32(03): 447-452.

22、胡琪琪, 李英琦, 李月, 薛云珍, 姜峰, 张淑秋, 杨官娥*. 某医科类高校新生UPI与SCL-90量表测量结果分析 [J].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20, (03): 292-295.

23、Zhang XM, Han LW, Sheng WL, Li XB, Zhang SS, Xia Q, Yang GE*, Liu KC*. Two Novel Holostane-type Glycosedes From the Viscera of Sea Cucumber Apostechopus Japonicus with Antitumor Activities [J]. Revue Roumaine de Chimie, 2019, 64(4): 353–359.

24、Niu HJ, Wang LH, Yang GE*, Wang XX*. Structures and magnetic refrigeration properties of three Gd2 compounds [J]. Inorganica Chimica Acta, 2019, 489: 155–159.

25、杨官娥, 张淑秋, 姜峰, 王卓, 高建平, 侯晓峰, 徐丹丹. 研究生复试中嵌入心理测试的实践和探讨 [J]. 中国研究生, 2019, 171(1): 68-71.

26、李永平, 杨官娥*. 不同化疗药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效果观察 [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9, 19(6): 691-692, 695.

27、胡嘉琳, 胡超男, 杨飞, 杨官娥*. 北桑寄生总黄酮提取方法的优化 [J]. 中国医药指南,2019, 17(11): 1-2,5.

28、申鸽,景大山,杨飞,陈婕,葛睿,杨官娥*. 珍珠透骨草 HPLC 指纹图谱及抗炎活性的谱效关系 [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9, 25(12): 174-180.

29、李永平, 杨官娥*, 袁岳云. 坦索罗辛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J]. 中国社区医师, 2018, 34(11): 35,38.

30、袁岳云, 杨官娥*, 张向东. 心理治疗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 [J]. 中国社区医师, 2018, 34(11): 74,76

31、Guan CJ, Ji YJ, Hu JL, Hu CN, Yang F, Yang GE*. Biotransformation of Rutin Using Crude Enzyme from 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 [J]. Curr Microbiol, 2017, 74: 431-436.

32、冀蔚佳, 关春杰, 杨飞, 胡超男, 胡嘉琳, 杨官娥*. 沼泽红假单胞菌粗酶液生物转化柚皮苷 [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7, 29(3): 268-271.

33、辛丽, 杨官娥*. 老年高血压常用药物的选择及药理分析 [J]. 中国社区医师, 2017, 33(9): 10,12.

34、Bi L, Guan CJ, Yang GE*, Yang F, Yan HY, Li QS. High-throughput transcriptome sequencing analysis provides preliminary insights into the biotransformation mechanism of 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 treated withalpha-rhamnetin-3-rhamnoside [J]. Microbiological Research, 2016, 185: 1-12.

35、Deng HH, Yan HY, Bi L, Geng ZY, Wu XM, Yang GE*. Biotrans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Loranthus tanakae by 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 [J]. Cell Chem Technol, 2016, 50: 819-829.

36、闫鸿羽,胡嘉琳,毕磊,张源,杨飞,杨官娥*. 北桑寄生提取液对沼泽红假单胞菌生长的影响 [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6, 28(09): 1002-1010.

37、张源,关春杰,冀蔚佳,耿子颖,白小红,杨官娥*. 丹参沼泽红假单胞菌转化液中5个酚酸类成分含量的同时测定 [J]. 中医药导报, 2016,22(17): 43-46.

38、刘亚妮, 杨飞, 郑庆红, 张志平, 杨官娥*. 枸杞沼泽红假单胞菌转化液中辅酶Q10的含量测定 [J].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6, 29(01): 3-5.

39、Du WT, Bi L, Geng ZY, Yang GE*, Li QS, Zhang ZM. Lycium Barbarum Formula Biotransformed by 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 Promoted Lead Removing and Anti-Oxidative Damage in Lead-Susceptible Tissues of Lead-Exposed Mice [J]. J Pure Appl Microbio, 2015, 9(3): 2217-2227.

40、梁艳辉, 刘亚妮, 郑庆红, 杨飞, 张志平, 杨官娥*. 沼泽红假单胞菌培养液对铅中毒大鼠尿铅、血铅和粪铅的影响 [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5, 27(8): 886-889.

41、杜文婷, 韩宝龙, 刘亚妮, 李建文, 李军, 杨官娥*. 枸杞提取液对球形红细菌生长的影响 [J].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14, 29(1): 36-39.

42、邓欢欢, 耿子颖, 闫鸿羽, 吴晓敏, 杨官娥*. 沼泽红假单胞菌生物转化北桑寄生提取物初步研究 [J]. 中国临床研究, 2014, 27(9): 1033-1037.

43、耿子颖, 邓欢欢, 梁艳辉, 张源, 毕垒, 杨官娥*. 沼泽红假单胞菌生物转化丹参醇提物转化酶初步定位 [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4, 14(9): 1157-1161.

44、牛红军, 李邦东, 李军, 李建文, 杨官娥*. 光合细菌生物转化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J]. 中草药, 2014, 45(13): 1966-1970.

45、韩宝龙, 薛强强, 杜文婷, 邓欢欢, 耿子颖, 杨官娥*. 复方红花泡腾颗粒的体外透皮吸收性能考察 [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3, 19(14): 45-47.

46、Li RJ, Yang GE*, Bai HJ, Zhang Q, Li JK, Li QS, Zhang ZM. A New Flavoniod Glycoside From Mistletoe Transformed By Rhodobacter sphaeroides [J]. Chemistry of Natural Compounds, 2012, 48: 761-764.

47、郑庆红, 张忠鹏, 耿子颖, 杨官娥*. 球形红细菌生物转化槲寄生中总黄酮类化合物的测定 [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2, 12(8): 981-983.

48、薛强强, 许宁宁, 张守元, 杨官娥*. 麻黄与老鹳草配伍前后有效成分提出率 [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2, 18(8):50-54.

49、张守元, 薛强强, 许宁宁, 杨官娥*, 李青山. 丹参提取液对球形红细菌菌体蛋白及几种酶的影响 [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2, 18 (4): 623-629.

50、许宁宁, 白云娥, 薛强强, 张守元, 杨官娥*. 北桑寄生化学成分系统预实验 [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2, 12(6):762-763.

51、牛红军, 岳鹍, 滕文华, 杨飞, 杨官娥*. 过氧化物酶和PeroxiBase过氧化物酶数据库 [J]. 生命科学研究, 2012, 16(6): 539-544.

52、Yang GE, Li W, Huang C, Lin L, Zhang QB, Koike K. Phenolic Constituents from the Stems of Acanthopanax senticosus [J]. Chemistry of Natural Compounds, 2011, 46: 877-879.

53、杨官娥, 郑庆红, 漆小梅, 高建平, 李青山. 药学人才培养中天然药物课程体系的构建 [J].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11, 10(12): 1440-1442.

54、杨官娥, 郑庆红, 漆小梅, 李青山. 地方高等院校药学院科研促进教学模式的探索 [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1, (9):12-13.

55、张辉, 李建文, 宋艳红, 杨官娥*. 丹参提取液对球形红细菌生长的影响 [J]. 中草药, 2011, 42(7): 1413-1416.

56、秦娟, 杨飞, 赵建滨, 杨官娥*, 王慧敏, 张肇铭. 简化混合光合细菌转化复方丹参制剂处方 [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1, 26(11): 2654-2656.

57、漆小梅, 郑庆红, 杨官娥*, 张肇铭. 光合细菌转化槲寄生制剂乙醇提取浓度的研究[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1, 11(10): 1113-1115.

58、袁庆芳, 赵春梅, 张忠鹏, 杨官娥*. 槲寄生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 [J]. 分析科学学报, 2011, 27(1): 16-20.

59、李建文, 张忠鹏, 牛红军, 杨官娥*. 槲寄生与光合细菌转化槲寄生培养液中总三萜类化合物与齐墩果酸的含量测定 [J]. 中国药房, 2011, 22(15): 1385-1387.

60、李军, 张辉, 李建文, 白红娟, 杨官娥*. 光合细菌菌剂在提高板蓝根品质中的应用研究 [J]. 中国医药导报, 2011, 8(13): 58-59.

61、戴欣, 杨官娥*, 赵生芳. 我院1116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1, 11(6): 675-676.

62、牛红军, 李建文, 张栋, 王芃, 杨官娥*. 两种光合细菌生物转化槲寄生培养液菌体中几种同工酶的变化 [J]. 微生物学通报, 2011, 38(7): 1043-1050.

63、侯晓峰, 郑庆红, 漆小梅, 杨官娥*, 张肇铭. 球形红细菌生物转化槲寄生中总三萜类化合物的测定 [J]. 中国医药导报, 2011, 8(35): 29-31.

64、牛红军, 李飞莹, 仇丽霞, 杨官娥*. 基于遗传算法的光合细菌过氧化物酶电泳分析方法的建立 [J]. 微生物学通报, 2010, 37(3): 465-471.

65、李瑞娟, 张爱平, 杨锦艳, 杨官娥*. 高圣草素-7-O-β-D-芹糖基(1→2)-β-D-葡萄糖苷与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研究 [J]. 分析科学学报, 2010, 26(03): 301-304.

66、杨官娥, 郭莹, 张辉, 梁敬钰, 冯锋, 漆小梅, 郑庆红. 在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课教学中开展研究型实验的实践 [J]. 药学教育, 2010, 26(2): 46-48.

67、Chen BN, Li JK, Yang GE*, Li QS. Chemical Constituents from Viscum coloratum (Komar.) Nakai and Their Anti-tumor Activities (I) [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09, 21(3): 414-444, 452.

68、Yang GE, Chen BN, Zhang ZM, Gong J, Bai HJ, Li JK, Wang YF, Li BZ. Cytotoxic activities of extracts and compounds from Viscum coloratum and its transformated products by Rhodobacter sphaeroides [J]. Appl Biochem Biotechnol, 2009, 152: 353-365.

69、Chen BN, Yang GE*, Jian-Kuan Li, Hui-Jing Du, Qing-Shan Li, Zhao-Ming Zhang. Cytotoxic constituents from Viscum Colormrum [J]. Chemistry of Natural Compounds, 2009, 45 (4): 547-549.

70、李利华, 张嫱, 许艳丽, 杨官娥*. 球形红细菌生物转化槲寄生培养液石油醚萃取部位化学成分的研究 [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9, 40(08): 713-716.

71、牛红军, 杨官娥*. 我国中药产业的现状及发展策略 [J]. 中国药业, 2009, 18(12): 2-3.

72、秦娟, 李利华, 杨官娥*, 张肇铭, 赵丽华, 吉海. 光合细菌转化复方决明子口服液中蒽醌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9, 40(3): 254-256.

73、Yang GE, Zhang ZM, Bai HJ, Gong J, Wang YF, Li BZ, Li JK. Biotransformation of β-amyrin acetate by Rhodobacter sphaeroides [J]. J Biosci Bioeng, 2008, 105: 558-561.

74、秦娟, 韩静, 杨官娥*, 张肇铭. HPLC法测定光合细菌菌液中辅酶Q10的含量 [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8, 39(9):835-837.

75、Yang GE, Chen BN, Li JK, Li QS. Chemical Constituents from Viscum coloratum (Komar.) Nakai and Their Anti-tumor Activities(I), 2007, The proceedings of 67th FIP.

76、杨官娥, 张肇铭. 光合细菌转化槲寄生抗肿瘤作用初步研究 [J]. 微生物学通报, 2006, 33(2): 40-43.

77、杨官娥, 李军, 邝立刚, 漆小梅, 李青山. 橄榄油微囊化研究 [J]. 中国药学杂志, 2006,41(4): 278-280.

78、李军, 杨官娥*, 漆小梅, 李青山, 邝立刚. 沙棘油微囊的溶出度及稳定性 [J].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06, 37(7): 474-475.

79、杨官娥, 张肇铭, 王玉军, 马怀彦, 白红娟. 槲寄生对光合细菌生长的促进作用 [J]. 中草药, 2006, 37(8): 1241-1244.

80、漆小梅, 陈志果, 陈柏年, 杨官娥*. 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槲寄生总生物碱的含量 [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6, 37(4): 384-385.

81、杨官娥, 张肇铭, 熊琦. 光合细菌化学成分生理活性研究进展 [J]. 中草药, 2005, 36(7): 1089-1092.

82、陈柏年, 杨官娥*, 漆小梅. 槲寄生抗肿瘤作用有效成分研究进展 [J]. 中国新药杂志, 2005, 14(10): 1131-1135.

83、杨官娥, 侯小峰, 李青山. CO2超临界萃取沙棘油脱色澄清处理工艺研究 [J]. 中医药学报, 2005, 33(5): 15-16.

84、杨官娥, 牛勃, 杨琦, 赵建滨, 刘志贞. 新淡碱水解法提取鱼油工艺的研究 [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 2004, 21(7): 89-91.

85、杨官娥, 侯小峰, 卞晓霞. 沙棘油乳剂精华素的研制 [J]. 中国新医药, 2003, 2(8): 11-12.

86、杨官娥, 李青山, 丁红. 调整研究生培养模式 适应药学事业发展 [J]. 药学教育, 2003, 19(4): 1-2.

87、杨官娥, 杨琦, 赵建滨. 氨法提取鱼油工艺的研究[J]. 中国海洋药物杂志, 2002, 21(3): 25-27.

88、杨官娥, 胥显民, 漆小梅. 剥离型中药面膜中槐米、桔梗、升麻的色谱鉴别 [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2, 33(1): 38-39.

89、杨官娥, 赵建滨, 候晓峰. 养肤乳剂精华素防晒性能的研究 [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2, 33(2): 120-121.

90、杨官娥, 魏文珑. 甜菜碱合成新工艺的研究 [J].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2001, 11(3): 160-162.

91、杨官娥, 张忠鹏, 张素花. HPLC法测定沙棘油乳剂精华素中维生素E的含量 [J]. 日用化学工业, 2001, 31(6): 50-51.

92、杨官娥, 杨琦, 赵建滨. 钾法提取鱼油工艺的研究 [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1, 32(1): 31-32.

93、杨官娥, 陈然, 魏文珑. 甜菜碱合成反应机理的研究 [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1, 32(2): 141-142.

94、杨官娥, 杨电, 田秀萍.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合成甜菜碱中氯化钠含量 [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1, 32(4): 315-319.

95、杨官娥, 漆小梅, 杨国红. 关于实验课教学的思考 [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1, 3(4): 322.

96、杨官娥, 孙晓飞, 窦爱兰, 郝丽晓. 用GC法测定苦参·氰乳油农药中烟碱含量 [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0, 31(4): 321-322.

97、杨官娥, 郑晓敏, 杨正平, 刘玉明, 魏文珑. 化学法测定合成甜菜碱中甜菜碱含量 [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0, 31(5): 411-412.

(二)著作

1、杨官娥主审,《制药工艺技术》,2022,南京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十四五”数字化项目。书号:978-7-900859-75-4。

2、杨官娥参编,《天然药物化学》,2022,中国人民卫生出版社,“十四五”国家统编教材。

3、杨官娥副主编,《天然药物化学》,2021,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十四五”国家统编教材。

4、杨官娥副主编,《初入大学的惑与解》,2020,山西太原: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山西经济出版社。

5、杨官娥参编,《波谱解析》,2017,中国科技出版社,中国科学院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6、杨官娥副主编,《天然药物化学》,2016,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十三五”国家统编教材。

7、杨官娥参编,《天然药物化学》,2016,人民卫生出版社,“十三五”国家统编教材。

8、杨官娥参编,《天然药物化学习题集》,2016,人民卫生出版社,“十三五”国家统编教材。

9、杨官娥参编,《天然药物化学实验与指导》(双语),2011,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0、杨官娥参编,《天然药物化学》,2011,人民卫生出版社,“十二五”国家统编教材。

11、杨官娥参编,《天然药物化学实验与指导》(双语),2009,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