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爱平
博士,三级教授,药物分析教研室
E-mail: zhangap1@163.com
教育经历
2000年9月—2005年7月 太原理工大学,博士
1989年9月—1992年7月 山西大学,硕士
1983年7月—1987年7月 北京师范大学,学士
工作经历
2003年9月—至今 山西医科大学药学院
1987年7月—2003年8月 山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学术任职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审专家;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专家,山西省教育厅教师资格认定专家评委、山西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评委、山西省教师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评委、山西省药品评审专家、山西省产教融合促进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十三五”、“十四五”规划教材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和《无机化学》教材主编、人卫《无机化学》第九版副主编、山西医科大学教育研究兼职研究员、《药物评价研究》编委、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C等SCI期刊和《化学研究与应用》等国内等核心期刊的审稿专家。
荣誉获奖
荣获2023年山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21年山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21年山西医科大学第十六届“三育人”先进个人;2021年山西省高校教学名师;2021年负责的无机化学课程获批山西省高等学校精品共享课程立项认定课程;2019年山西医科大学教学能手;2018年荣获山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17届、2015届、2008届山西医科大学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2014年荣获山西医科大学优秀教师;2000年荣获山西医科大学中青年教学能手;1999年荣获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届“育人杯”中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
教学情况
自1987年7月工作以来,荣获山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届和第九届“育人杯”中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和三等奖。系统构建基于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无机化学教学育人体系和无机化学教学体系,负责的无机化学课程分别获批山西省高等学校精品共享培育、建设和认定课程。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5部,副主编8部,参编20部。其中2021年当选全国高等学校药学类专业第九轮规划教材(国家卫生健康委“十四五”规划教材)《无机化学(第8版)》副主编,实现药学院教师入选全国高等学校药学类规划教材副主编零的突破。主持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项目等5项,发表教改论文4篇。指导的本科生成绩显著,获批山西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等5项,荣获优秀本科毕业论文4次和“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及第一届国际大学生英语词汇挑战赛一等奖。同时注重教学和科研的融合,将学科最新前沿知识和科研成果渗透至教学中。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CI收录30余篇,荣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已培养32名研究生,其中指导的2名研究生荣获国家一等奖学金,多名研究生发表高水平论文多篇。
研究领域
研究方向:纳米材料的生物学效应 通过各种修饰,制备多功能纳米复合物,采用XRD、XPS、TEM、SEM对其进行多方面表征,构建癌症的诊疗一体化纳米平台,研究结果既为临床癌症的早期诊疗一体化应用提供新方法和新思路,又为其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代表性科研、教改项目
(一)代表性科研项目
1、基于功能化还原氧化石墨烯/SiO2复合物的生物传感器构建及其在肿瘤诊疗一体化的应用研究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901D111211) 第一负责人
2、不同修饰纳米二氧化钛复合物的生物学效应研究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5011012) 第一负责人
3、金属离子对中药分子-血清白蛋白作用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0011048-1) 第一负责人
(二)代表性教改项目
1、多元化教学模式在无机化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 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项目 第一负责人
2、构建基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综合素质为导向的无机化学教学育人体系 山西医科大学校级基金(思想政治工作专项)资助项目 第一负责人
3、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综合实验技能为导向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山西医科大学教改项目 第一负责人
4、PBL和LBL双轨教学模式在无机化学教学中的探索和应用 山西医科大学教改项目 第一负责人
5、利用多媒体建设无机化学双语网络课程 山西省普通本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第一负责人
代表性论著
(一)代表性论文
1. Hongyuan Shang a,b,* , Aiping Zhang b,** , Xiaofei Zhang b , Jinwen Du c,** , Ruiping Zhang d,**. Ultralow Ru doping MOF-based sensing probe with interface engineering regulation-triggered detection of hydrogen sulffde and cystathionine γ-lyase activity. [J]. 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 2025, 426:136978. ( SCI ) (通讯作者)
2. Hongyuan Shang, *ab Xiaofei Zhang, b Aiping Zhang,*b Jinwen Du*c, Ruiping Zhang *d. Engineering electronic band structure of ternary thermoelectric nanocatalysts for highly efficient detection of hydrogen sulfide[J].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2024, 12:11544-11550.( SCI ) (通讯作者)
3. Hongyuan Shang, Xiao Dong, Xiaofei Zhang, Aiping Zhang,* Jinwen Du*. Electrocatalytic-Induced Electrochemical Sensor Based on the Heterojunction Cu−Ni/Ni(OH)2 for the Detection of Hydrogen Sulfide [J]. ACS Applied Nano Materials, 2023, 6: 23576-23584( SCI ) (通讯作者)
4. Hongyuan Shang, Xiaofei Zhang, Meili Ding, Aiping Zhang, Cheng Wang. Dual-Mode Paper Biosensing Platform Based on Oxidase-Like CoFeMn Nanozymes for Point-of-Care Detection of Glutathione [J]. ACS Applied Nano Materials, 2023, 6: 8907-8915( SCI ) (通讯作者)
5. Hongyuan Shanga,1,*, Xiaofei Zhanga,1, Meili Dinga, Aiping Zhanga,*, Cheng Wangb,* A smartphone-assisted colorimetric and photothermal probe for glutathione detection based on enhanced oxidase-mimic CoFeCe three-atom nanozyme in food [J]. Food Chemistry, 2023, 423:136296.( SCI ) (通讯作者)
6. Hongyuan Shang *, 1, Xiaofei Zhang 1, Meili Ding, Aiping Zhang**. Dual-mode biosensor platform based on synergistic effects of dual-functional hybrid nanomaterials [J]. Talanta, 2023, 260: 124584 . ( SCI ) (通讯作者)
7、杨丽, 毕小平, 苗兰兰, 张爱平*. 多元化教学模式在药用无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 基础医学教育, 2020, 22(12):880-883.
8、杨丽, 张爱平*.基于PBL的翻转课堂在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 基础医学教育, 2019, 21(7):545-547
(二)代表性论著
1、无机化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3.6 副主编
2、理化基本知识及实验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23.6 副主编
3、无机化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2.8 副主编
4、无机化学(第2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21.7 主编
5、药学论文写作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1.2 副主编
6、无机化学(第2版)科学出版社 2017.1 主编
7、无机化学(第1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6.1 主编
8、《现代药学实验技术》第一卷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6.8 副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