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评报告
实践教学
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全育人 >> 实践教学

山西医科大学中药标本馆实践教学

日期:2021年02月24日 23:00 作者:来源: 点击数:

中药标本馆以山西区域特色中药材及中医药文化为主线,以数字新媒体自主学习与中医药特色体验相结合的形式,通过实验实训、综合展示、虚拟仿真相结合,集中体现以学生实验实训为主的功能特色面向全校开设系列开放实验室课程。受众从药学类专业大学生拓展至全校非药学类的医学及其相关专业大学生,时间地点集中、学生参与度很高。循序渐进和深入浅出的实践课程设置贯穿于学生整个大学学习阶段,有助于实现全方位、全过程专业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推进

1.中药标本馆实践教学体系

课程设置分为两,面向全校非药学专业大学生开设《校园药用植物认知与鉴定》《常用中药饮片的显微鉴定及绘图》《常用中药巧养生》及《中药标本馆AR版晋药认知与探索》等系列开放课程,承担《医德教育实践》国家一流课程《中国医药学概论》。面向药学类不同年级大学生分别开设《课间见习》《基于“辨状论质”的中药认知能力培养开放》和《中药认知与专业技能拓展实验》等实践课程

1《中国医药学概论》开课海报

 

2《中国医药学概论》课堂

2.向药学类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实践教学深度融合。

针对低年级学生,抛砖引玉,激发兴趣。身处新环境,站在新起点,面对新课程,一年级学生既有初入大学的欣喜,也有面对新方向的彷徨。中药标本馆面向一年级新生开设4学时的《课间见习》实践课程,采用自主参观与实时讲解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实物标本展示与相关理论介绍并重的教学手段,利用馆内高科技电子设备(数字投影沙盘、悬浮幻影成像、多媒体教学辅助系统、VR版晋药采集与认知体验、中药材及饮片查询系统等)、多类型实体标本(中药材、中药饮片、浸制标本、腊叶标本等)、电子书、模拟药房等资源,向学生介绍中药标本馆建设与发展概况、馆藏资源、中国传统中药资源分布、晋产药用资源种类及特色、晋医傅山先生事迹及其对中医药发展做出的贡献等知识,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促使其了解药学专业特点、课程设置情况、明确学习目标,尽早接触专业知识、提高学习兴趣,使一年级大学生带着问题投入后期专业课程学习;同时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及科学态度,促进学生树立勇于创新、求真求实的思想品质。

针对中年级学生,潜移默化,立德树人。二年级学生逐渐开始接触专业课程,中药标本馆针对大学二年级学生开设《基于“辨状论质”的中药认知能力培养》实验室开放课程以介绍我国中药材资源为开端,引出“道地药材”概念,过渡到山西道地药材,初步介绍山西地产中药材资源后,带领其学习中药材及其饮片的经验鉴别方法,使学生初步接触并了解中药饮片识别方法和部分中药饮片正品、非正品、伪制品的性状特征。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帮助其树立“依法鉴定,质量第一”的观念;树立“敬业、诚信”的职业道德观念;培养“认真、细致、严谨、实事求是”的职业态度;培养自觉遵纪守法的习惯,强化其社会责任感,实现智育与德育相结合。

图3 《基于“辨状论质”的中药认知能力培养》实验室开放课程

针对高年级学生循序渐进,以“教”促学。高年级学生开始学习大量的专业课程,中药标本馆针对高年级学生开设《中药认知与专业技能拓展实验》课程,该课程分为两个阶段:大学三年级阶段,学生系统学习中药材及其饮片的经验鉴别方法,掌握中药饮片识别方法及其正品、非正品、伪制品的性状特点,全面提升专业技能;四年级学习阶段实行“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学生成为课堂主角,辅助教师承担该课程教学任务,与三年级学生分享经验知识的同时进行实践学习。学生在备课、授课、提问及总结等过程中,巩固专业知识,进一步提升专业技能,实现以“教”促学。

 

图4 中药认知与专业技能拓展实践课堂(一)

图5 中药认知与专业技能拓展实践课堂(二)

3.面向医学类大学生的实践教学-全方位功能拓展。

中医药文化具有丰富的人文精神和哲学内涵,针对性地宣传中医药传统文化,有助于培养当代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从根源上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升国民人文素质、文化修养和道德水平。作为置身于医药院校的中药标本馆,毋庸置疑地承担着文化传承的使命。中药标本馆面向医学及其相关专业大学生开设《校园药用植物认知与鉴定》《基于“辨状论质”的中药认知能力培养开放》《常用中药饮片的显微鉴定及绘图》《常用中药巧养生》及《中药标本馆AR版晋药认知与探索》等课程,深入浅出,循序渐进,从大家熟识的校园药用植物着手,逐步过渡到“辨状论质”的中药性状鉴别,进而学习中药显微鉴别知识并进行实践操作;结合日常保健养生,传授正确的养生理念,初步介绍中医代表方剂,并带领学生制作中药香囊,让医学生们在切身的体验与接触中感受中医药传统文化的魅力。教师深入研究课程内容,寻找切入点和有利时机,实施“职业道德、人文素养”的渗透,在潜移默化中启发和熏陶。通过标本馆开放课程的开设,推动中医药文化在医学生间的传播,既有培育人才的现实意义,更有弘扬中华文化的历史意义,真正发挥中药标本馆文化育人的作用。

图6 校园药用植物认知与鉴定实践课堂(一)

图7 校园药用植物认知与鉴定实践课堂(二)

 

(文/ 刘恩荔)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