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评报告
专任教师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专任教师

专任教师-陈婕

日期:2025年04月30日 10:15 作者:来源: 点击数:

陈婕

中药学教研室,博士,讲师

E-mail: chenjiexz@163.com

教育经历

2011年9月—2018年6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硕博连读)

2007年9月—2011年6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士

工作经历

2024年12月—今 山西医科大学,药学院,副教授

2018年7月—2024年12月 山西医科大学,药学院,讲师

荣誉获奖

2020年全国高校(医学类)微课教学比赛二等奖

教学情况

必修课程:药用植物学,生药学,中药鉴定学

选修课程:分子生药学,中药资源学,分子生物学

实践课程:药用植物学野外采集实践,中药认知与专业技能拓展,中药标本馆开放实验

研究领域

药用植物活性成分的生物合成及调控机制

药用植物相研究领域关微生物多样性

代表性科研、教改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82304678,基于“丛枝菌根真菌-激素信号转导-转录因子-L/ODC基因”调控路径解析苦参生物碱生物合成的调控机制,30万元。

2、山西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青年基金项目,201901D211341,丛枝菌根真菌(AMF)提高苦参根系生物活性成分积累机制的研究,3万元。

3、山西省高校科技创新计划科技创新项目,2019L0417,苦参根际微生物群落组成与根系生物碱类活性成分关联性研究,2万元。

4、山西省省级博士启动基金项目,SD1815,苦参根系相关微生物群落组成的研究,5万元。

5、山西医科大学校级博士启动基金项目,XD1816,苦参根系相关微生物影响根系生物碱类活性成分积累机制的研究,20万元。

代表性论著

1、Chen J, Li N, Chang J, Ren K, Zhou J, Yang G. Taxonomic structure of rhizosphere bacterial communities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the accumulation of alkaloidal metabolites in Sophora flavescens. 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 2021, 12: 781316.(中科院二区,IF=6.06)

2、Chen J, Zhang H, Zhang X, Tang M. Arbuscular mycorrhizal symbiosis mitigates oxidative injury in black locust under salt stress through modulating antioxidant defence of the plant. Environmental and Experimental Botany, 2020, 175: 104034.(中科院二区,IF=5.55)

3、Chen J, Zhang H, Zhang X, Tang M. Arbuscular mycorrhizal symbiosis alleviates salt stress in black locust through improved photosynthesis, water status, and K+/Na+ homeostasis.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 2017, 8: 1739.(中科院二区,IF=4.11)

4、陈婕, 谢靖, 唐明. 水分胁迫下丛枝菌根真菌对紫穗槐生长和抗旱性的影响.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4, 36(6): 142-148.

5、郑鼎玉, 陈婕, 郑紫云, 卢丹丹, 杨官娥. 鸟肠球菌(Enterococcus avium)中α-L-鼠李糖苷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酶学性质. 微生物学通报, 2022, 49(1): 49-60.

6、常佳钰, 陈婕, 赵博荣, 柴书彤, 白红娟, 杨官娥. 光合细菌菌剂对栽培黄芪质量及其根际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中药材, 2023(04): 829-83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