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医学影像学院暑期“三下乡”实践队赴小店区刘家堡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为深入开展“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学子进一步了解家乡、认同家乡、服务家乡,7月13-17日,医学影像学院分团委书记梁建秀率领17名青年学子组成的暑期“三下乡”实践队,赴太原市小店区刘家堡乡,开展了为期五天的社会实践活动。
一、凝聚青春力量,彰显山医担当
7月13日,医学影像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在中都校区至善B108室举行了“三下乡”启动仪式。队员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认真学习了学校关于“三下乡”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和工作要求,讨论确定了实践活动的工作任务和日程安排,从活动安全、临时团支部的设立、各小组的分工协作等方面进行了认真准备,并对全体成员进行了综合素质培训。
当日,实践队一行18人来到了太原市小店区刘家堡乡南马村。入村后,队员们立即找到村委会,向工作人员了解村里的医疗情况。得知大部分老年人不能定期进行体检的信息后,队员们便立即着手布置义诊场地,准备用自己学到的医学知识和技能切切实实地为群众健康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
7月14日,实践队在南马村村委会开展了义务体检志愿服务活动。队员们分成6个小组,分别为村民们测量身高体重,进行嗅觉检查、视力检查、色弱排查,测量血糖血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实践队专门从学校附属医院申请了便携式超声仪,由研究生队员为村民们进行B超检查。三伏天里骄阳似火,但队员们为人民服务的热情和实践的兴致却都丝毫不减。一天的忙碌过后,志愿者们以温和友好的服务态度、专业负责的工作技能赢得了村民们的一致好评。
为进一步提高大家的保健意识,7月15日,队员们又在村委会开展了健康知识宣讲。内容包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高血压等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等基础保健知识。同时,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了村民们对于影像检查知识的认知程度,并针对性地向村民重点讲解了B超、CT等影像学检查方式及其重要作用。许多村民表示,队员们的宣讲纠正了自己坚持多年的一些错误认识,学到了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收获很多。
二、关爱老年群体,弘扬志愿精神
从刚刚公布的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来看,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5.44个百分点,意味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为了增强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鼓励大家在全社会弘扬孝亲敬老的良好风尚,同时也为了培养队员们的社会实践和服务能力,7月16日,实践队来到了小店区中心敬老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志愿者与老人们手拉手亲切交谈、和他们进行游戏互动,还表演了精心准备的节目,还帮助打扫了活动室、餐厅等公共区域的卫生。现场气氛十分融洽,老人们对同学们的志愿服务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表示随时欢迎同学们的到来。同学们也纷纷表示,一定会进一步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不断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与社会各界一道,共同推动敬老爱老志愿者事业的发展。
三、缅怀革命先烈,砥砺奋斗志向
7月17日,实践队员们在南马村上了一堂生动的党史学习课。南马村“光荣在党50年”的老党员们为同学们讲述了他们的入党故事和奋斗经历。听着先辈们的声情并茂的讲述,同学们更加坚定了自己对党的信念。队长张艺雯谈到:“党的百年奋斗史、新中国70多年的发展史,离不开革命前辈在硝烟中的前赴后继,离不开平凡英雄在社会建设中的继往开来。今天的成就让我们无比自豪,曾经的奋斗给我们无限动力。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以实际行动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忠于党、忠于国家和人民,听党指挥、乐于奉献。”
17日下午,实践队在梁建秀的带领下来到了小店区北格镇西蒲村的“《论持久战》在山西”展览馆。展览馆主要介绍了《论持久战》的创作背景、创作过程,在党内与军队内的传播及其在山西战场的实践、在新时代的回响等内容。随着历史事件在展览中的逐步呈现,同学们也仿佛身临其境、激动不已,对党史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学习了解,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有了更加坚定的信心和决心。
依依惜别时,南马村村委会向医学影像学院“三下乡”志愿服务队赠送了锦旗与感谢信,并希望同学们能够继续发扬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品格,继续加强实践、增长才干。
通过本次“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用实际行动积极践行了“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的理念,充分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心系基层、服务大众的公益之心,展现了当代青年的风采;同时,也更加坚定了队员们牢记服务人民使命、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的信心和决心
(文/王斐琳、张艺雯、梁建秀;图/张玙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