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学系
当前位置: 影像首页 > 公告栏 > 正文

《山西日报》报道我校新进人才杜江锋教授来校的成才之路

时间:2019-04-11来源: 作者:admin 点击:

4月9日,《山西日报》03版“今日关注”栏目以《杜江锋 在基础医学研究领域踏浪前行》为题报道了我校2017年引进的人才杜江锋教授在我校的成才过程和体会。

杜江锋教授是2017年通过人才引进的方式进入我校第一临床医学院工作的,他以第一临床医学院为平台,在基础医学研究领域取得了突出成绩,并被破格晋升为教授、博导,2019年3月入选2018年度山西省“三晋英才”青年优秀人才。

近年来,我省制定了各项有利于青年人才发展的政策,实施了“三晋英才”支持计划,在全省各领域各层次遴选高端领军人才323名、拔尖骨干人才4830名、青年优秀人才7843名,为广大人才建功立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我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继2017年人才引进政策之后,2018年6月连续出台"1+2+1"人才新政,高层次人才纷纷应聘,优秀团队应邀加盟,人才数量和质量大幅提升。同时,积极给人才成长创造宽松的校内环境和有力的发展条件。2018年,杜江锋破格晋升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全文如下:

杜江锋 在基础医学研究领域踏浪前行

本报记者 秦 洋

(杜江锋正在工作。周 鑫摄)

朴实、真诚、严谨……这是初见杜江锋时的第一印象。他略显腼腆,说起自己的人生经历,总是寥寥数语,但是,谈起自己的科研工作,却是激情满怀,思绪万千。

这位34岁的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纳米材料可控合成及肿瘤成像和治疗。近年来,他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6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项,研究成果受到国际国内同行高度关注。作为一个从芮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他从大山深处出发,一路前行,步入我国纳米科学与生物医学交叉研究的科学前沿领域,而此时,他却毅然重返家乡,为这里的基础医学研究再立新功。“这是我的人生选择,也是一个山西籍学子应有的情怀。登上我们山西这艘快速前进的巨轮,在基础医学研究领域踏浪前行,是我不懈努力的方向。”杜江锋言语铿锵有力。

1985年,杜江锋出生在芮城县永乐镇见帝村,家里姐弟3人。一辈子务农的父母,却对孩子们读书特别支持。为了筹措3个孩子的学费,每到寒暑假,村里人总会看到杜江锋的父亲走街串巷收废品的身影。这一干就是十几年,贯穿了孩子们的求学生涯。“好好做人,好好读书,长大了当一个有出息的人。”父母期盼的目光一直在杜江锋的脑海浮现。

2004年,杜江锋考上了运城学院化学专业,身边的人都认为他以后会成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但是,大学四年,他拓宽了视野,“走出去”的心愿特别强烈。2008年9月,他考入南华大学分析化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基础课程期间就拿到甲等奖学金。2009年,他进入中国科学院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是碳纳米管的合成表征,及其进入生物体后与血液蛋白质的相互作用机理和生物安全性研究。2011年,他以优异成绩获得硕士学位。

毕业后,他先后在高新技术产业公司及传统的精细化工公司从事质量控制工作。他越来越感觉到,深入从事基础医学前沿领域的研究,是自己的兴趣所在,也更能发挥自己的专长。于是,2014年,他考入苏州大学放射医学与辐射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师从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宇亮,2017年6月获得放射医学博士学位。

攻读博士期间,他一直在赵院士位于中科院的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重点实验室研究基于纳米材料的肿瘤热疗-放疗协同治疗的课题。赵院士经常对学生说,做科研必须保持高度的创新,创新是一切研究工作的基础。这也成为杜江锋科研工作的准则。

2017年,他博士毕业,面临着诸多选择,可以去苏州大学工作,也可以到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但是,他最终选择了回到家乡。2017年7月通过人才引进的方式进入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工作。杜江锋告诉记者,近几年,省里制定了各项有利于青年人才发展的政策,并积极落地实施,在这里工作和生活很舒心。

他通过加入张辉教授“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锁定了“纳米材料及肿瘤成像和治疗”这一基础医学前沿研究方向。目前,肿瘤高发,但是对肿瘤细胞精准治疗的技术水平较低,在肿瘤成像技术方面,现有的CT、MRI等单一成像技术各有优缺点。当今,纳米科技已经迅速发展渗透到如人工智能、新能源、现代医学等诸多前沿科技领域。利用新材料,进行纳米成像对比剂的开发,在克服单一成像技术不足的同时,还可以使肿瘤患者的放疗更为精准、更为有效,这也是杜江锋所从事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在晋工作一年多来,杜江锋已获国家级和省级基金3项,研究成果方面已有1篇重要论文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由于成绩突出,2018年12月,他破格晋升为教授、博导,并入选2018年度山西省“三晋英才”青年优秀人才。“基础医学研究不能脱离临床,最终要造福于患者。”杜江锋说,“恰逢家乡‘改革创新、奋发有为’的发展机遇,我要努力工作,产出更多更好的研究成果,回报家乡。”

《山西日报》2019-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