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传承 >> 正文

我校举办“以美润心 向美而行”美育系列讲坛之中国砚文化

稿件来源:校团委         发布时间:2025-09-14         点击次数:

9月11日,由校团委、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和毓秀学生社区共同举办的“以美润心、向美而行”美育讲坛第四讲在中都校区教学办公楼一层学术报告厅举行。本次讲坛邀请到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砚文化委员会副会长、山西省收藏家协会砚文化专委会主任赵安泽为同学们展开一场题为“中国砚文化”的精彩报告。我校美育教研室的老师及来自各院系、各社团、各学生社区的100多名学生参加。讲坛由校团委副书记常彦民主持。

讲座中,赵老师提到砚台乃“国之瑰宝”,自诞生起便与中华文明紧密相连——“没有砚,就没有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他首先从砚台的概念与构造切入,介绍砚台核心组成包括砚堂、砚池、砚额等,而其源头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的研磨器,红山文化时期的磨盘、磨棒,不仅加工谷物,更研磨颜料。从砚台的历史演变能梳理出一条清晰的时间脉络:砚台“萌于史前、兴于秦汉、盛于隋唐、卓于宋元、精于明清、衰于民国、荣于当代”。他结合泽益轩藏砚及考古发现,生动还原各时期砚台特色。讲座上赵安泽还分享了砚台的多元价值,砚台不仅是实用文具,更是集历史、文化、艺术、收藏价值于一体。

在会场前排,赵老师一行还展示出30余种不同年代、不同类型的砚台藏品,讲座结束后老师和同学们纷纷上前观摩学习,真切感受砚台文化,品味历史气息。赵老师耐心地为同学们讲解藏品内涵与艺术价值,并赠与我校由其本人完成,由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的作品《砚之情》。

本次讲座让同学们体验了砚之美,领略了中国砚的博大精深以及背后传承的中华文明。学校将继续推动美育教育深度融入人才培养流程,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为学生的成长注入丰富的精神内涵。

(图/周润田;文/高丰诃)

初审初校:吴晓兵
复审复校:张利宏
终审终校:侯小宝
:倪彦佩
  • 微信二维码

  • 微博二维码

  • 头条二维码

  • 抖音二维码

  • B站二维码

川至校区

山西省太原市

杏花岭区五一路382号

迎泽校区

山西省太原市

迎泽区新建南路56号

中都校区

山西省晋中市

榆次区大学街98号

Copyright 2016 sxm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05000478号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