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附属第二医院骨科急诊为严重胫腓骨损毁患者实施高难度旋转成形术
稿件来源:第二医院 发布时间:2025-11-05 点击次数:
近日,我校附属第二医院骨科总住院张桦栋医师团队成功完成一例左下肢旋转成形术,标志着我校附属第二医院在严重骨科肢体毁损伤的急诊修复与功能重建领域达到了国内先进行列。
患者不慎在十字路口被右拐挂车剐蹭摔倒,致使左小腿中段被半挂车轮大力碾压,左胫腓骨完全性、毁灭性缺损,软组织条件极差,左下肢仅剩不到四分之一的皮肤与身体相连,其余肌肉骨骼难觅其踪,左膝以下动脉已被闭塞血供消失。不幸中的转机是患者左踝以下保存完好,踝关节面未见明显损伤,因严重外伤导致左小腿胫腓骨完全性、毁灭性缺损,软组织条件极差。按照常规诊疗思路,如此严重的损伤,截肢或许是“最稳妥”的选择。但截肢意味着患者将永久失去左膝以下肢体,未来的假肢适配、步态训练、心理创伤都是漫长而艰辛的过程。经过张桦栋团队严谨的术前讨论和精密的设计,一个大胆而富有创造性的手术方案被最终确定:左下肢旋转成形术。
手术台上,在总住院张桦栋、显微手外科董建峰、王怀刚医师的带领下,手术团队展现了高超的骨显微外科技术。精确地分离、保护重要的神经和血管,确保移植肢体的血供;在毫米之间进行骨骼的截除与重塑;将肌肉、肌腱等软组织进行精确对位缝合,以重建动力系统。麻醉科张林忠主任、贺萱医师主持麻醉,手术室田小荣护士长,霍元玲、刘萍护师熟练配合历时六小时,患者股动脉的血液源源不断地重新滋养左足。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移植的足部血运良好。


张桦栋介绍,这个手术的核心原理是将受损严重的左小腿部分及左膝切除,保留功能完好的足部,并将其旋转180度后,与大腿股骨进行固定融合。这样一来,原本的踝关节就扮演起了膝关节的角色,就像一次精密的“人体拼装”。术后,通过专业的康复训练,患者可以利用这个“新的膝关节”(即原来的踝关节)进行屈伸活动,从而驱动假肢,实现更自然、更有力的行走。这远比传统大腿截肢后佩戴的假肢功能更优,能量消耗更少,步态也更接近正常人。
目前,患者已转入骨科普通病房,情况稳定。康复科团队将早期介入,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帮助他早日适应“新的肢体”,重新站立、行走,回归正常生活。
(图文/杨佳宇)
复审复校:王红
终审终校:侯小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