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发展历程
山西医科大学早在1943年川至医学专科学校时期就曾举办过药科教育,1979年重启药学专科教育,由著名留日药学专家杨丁铭先生任专业负责人,1993年开始药学专业本科教育,1999年成立药学院,是全国较早开展药学高等教育的基地之一,也是山西省高层次药学专业人才的摇篮。学院开设有药学(四年制)、临床药学(五年制)、中药学(四年制)三个本科专业。药学专业先后获批山西省品牌专业(2007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10年)、山西省优势专业(2017年),2019年入选首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2年以有效期6年的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2024年软科中国大学药学专业排名B+。临床药学专业于2015年获批,是山西省唯一的教育部审批设置的特设布控专业,2021年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中药学专业于2004年获批,2014年被遴选为山西省特色专业,2019年入选山西省一流专业建设点,2024年软科中国大学中药学专业排名B。

1943年药科班

著名留日专家,药学学科与专业创始人杨丁铭教授

02学科学位点建设
山西医科大学药学学科门类齐全,覆盖药物研发全部环节。1986年,在国内较早获批药物分析二级学科硕士点,1998年获批药物化学二级学科硕士点,随后在药剂学(2003 年)、生药学(2006 年)相继获批硕士点的基础上,2005年获批药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0年获批中药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同年,获批国内首批药学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12年获批临床药学二级学科博点,2021年获批药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构建了完整的本、 硕、博药学类人才培养体系。2016年获批山西省服务制药产业学科群。2018年,药学、中药学成为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



药学院组织机构
03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教职工93人,其中专任教师72人,教授15人,副教授18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71人,博士生导师14人,硕士生导师50人(含兼职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药学类专业教指委委员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山西省高校中青年创新拔尖人才2人,山西省教学名师2人,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山西省青年学术带头人2人,青年三晋英才4人,柔性引进国家级人才6人。拥有山西省科技创新重点团队,山西省1331工程重点团队等。

04科研平台
学院拥有教育部慢性肾脏病医药基础研究创新中心、山西省药物合成和制剂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山西省特色药物研制工程研究中心、山西省产教融合重大平台载体等科研平台。近五年,学院承担国家级项目13项,省级项目41项,签订横向合作协议11项。发表学术论文260余篇,其中SCI论文180篇。获省部级奖励2项,出版学术著作13部。制定团体标准2项,行业标准2项,山西地方标准1项。授权发明专利12项,专利转化6项。治疗慢性肾脏病国家一类新药LM49片获得临床批件并实现转化。


05教学平台
药学院现有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剂学、药理学与临床药学和中药学等5个教研室。近五年,专任教师主编国家规划教材12部,副主编9部,参编40余部,多名教师获得全国高等学校药学类专业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一、二等奖,全国高校(医学类)微课教学比赛一、二等奖等省级及以上教学奖20余项。


专任教师主编参编国家规划教材及聘任证书

教师国家级、省级和校级教学竞赛获奖证书
学院广泛开展线上线下教学及新形态课程建设,《医德教育实践》、《大学生创新能力与创业基础》、《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分析化学》等本科生课程获批国家一流课程,《药剂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等核心课程均入选省一流本科课程;《药物化学前沿导论》获批全国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精品课程。近五年,获批省级教改项目15项、校级教改项目14项、获得多项省级教学奖励,并持续将教学成果转化固化到教学实践。
药学人才培养实践性要求高,学院拥有基础医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药学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药学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药学实训中心、中药标本馆、省服务制药产业创新学科群等多个国家、省、校级实践平台,总面积近1.7万平方米,单项实验教学生均使用面积达3.2平方米。实验实践教学用仪器设备台件数共计6565件,价值7150余万元,有效保障了实践教学的开展。现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35个,校外实习指导教师260余人,实习基地总面积近20万平方米,涵盖了医院药学部、药检所、研究院、大型制药企业、药品营销业等五种类型。




大型制药设备药学实训中心
06办学效果
学生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荣获“互联网+”国赛银奖、先进集体奖、省赛金奖,“挑战杯”国赛银奖、省赛金奖,全国数学建模竞赛省赛一等奖,全国写作大赛省级特等奖,大学生创新方法应用大赛全国二等奖,全国大学生“药苑论坛”创新成果二、三等奖,全国大学生计算机大赛省级二等奖,省级科普讲解大赛二等奖等。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5%左右,第三方毕业生培养质量跟踪调查及用人单位和校友的结果显示,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超过80%,对专业教育教学总体满意度为95.95%,用人单位对我校本科毕业生质量的整体满意度为92.90%。专业创办以来,培养了以亚宝药业集团董事长任武贤等为代表的药学专业人才5000余名。


07专业特色
构建地方医学院校药学人才培养模式,实现药学基础知识与实验、专业理论与实践、人文精神与职业素养、科研训练与创新能力等贯通融合。
1. 实践药学德育教育。在学校“新医德”教育模式引领下,专业教育中以GMP、GLP、GCP、GSP、GPP、GAP等6个Practice为主线,培养学生“规范制药、科学研药、合理用药”的药学生特质能力,贯通药学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和学术规范的培养和训练。

2. 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人文思政通识—专业基础—专业核心—专业拓展”等四大课程群;实践教学形成了“实验实训—创新实践—课间见习—毕业实习”体系,早专业—早实践—再实践,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3. 搭建一流创新实践平台。创建了山西省服务制药产业创新学科群,构建与制药产业链密切适应的学科群和人才培养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