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动物——大鼠
大鼠属哺乳动物。成鼠雄鼠较大,毛色纯白,被毛致密紧披有光泽,头面尖突,嘴脸前部有较硬的触毛,眼大明亮,虹膜呈粉红色;尾上长有短毛和环状的角质小鳞片。寿命一般为2-3年。

大鼠的生活习性
大鼠性情不够温顺、易受惊,受惊后表现凶恶,易咬人。公鼠间互斗,配种后的种公鼠和同鼠饲养常会发生相互咬伤。
大鼠睡眠不分昼夜,但夜晚活动量大,吃食也较多,白天常挤在一起体息。大鼠怕酷热和寒冷,尤其怕闷热,温度太高易突然死亡,太低则不易怀孕。该鼠要求供给蛋白质比小鼠略高,它食性广,喜煮热的肉类。对空气中灰尘,氨气、硫化氢以及空气温度、营养缺乏都极为敏感,同时对刺激反应敏感。
针对上述生活习性,管理者要尽量能够与鼠亲近工作,并把雄鼠单笼饲养,保持卫生及室内的温度、湿度的稳定和安静,并对生产种鼠给予适当的肉类或鱼类。
大鼠的繁殖特性
大鼠性成熟在60-75日龄后,性周期为4-5天,一般在80日龄后性周期才趋于稳定。最适繁殖日龄公鼠为90日龄,母鼠为80日龄,大鼠发情期多在夜间,排卵多在发情后的第二天早上,一般为2-5对。
大鼠的饲养管理
大鼠饲料,必须是营养价值完全的饲料,并要严格消毒,妥善保存,防止污染,以及控制因喂养不当而发生某些疾病。大鼠饲料来自动物性饲料、植物性饲料、维生素饲料,其饲料配方如下:面粉20%、骨粉3%、鱼粉5%、盐1%、酵母粉1%、豆饼面20%、玉米面20%、高粱面8%、鱼肝油1%、麸皮18%。一般制成固体颗粒料,可每100公斤混合料中加入10公斤鲜牛肉或兔肉或不加。大鼠具有随时采食之习性,尤其夜间活跃,因而不需每日定时喂料,2~3天添一次料即可。
常见大鼠的分类及应用
常用实验大鼠种类有Wistar大鼠、SD大鼠、Fisher 344大鼠等。
(1)Wistar大鼠
特征:性情温顺,易于实验操作;性周期稳定,繁殖力强,平均每胎产仔10只左右,且生长发育快;对传染病的抵抗力较强,自发性肿瘤发生率低;
应用:Wistar大鼠对各种营养物质敏感,适用于各种营养、代谢性疾病研究;垂体肾上腺系统发达,应激反应灵敏,适用于神经-内分泌实验研究;还被用于药物筛选、肿瘤研究、传染病研究、关节炎等医学研究领域。
(2)SD大鼠
特征:生长发育期较长,但比Wistar大鼠生长发育快,且产仔多;它对性激素的敏感性高,自发性肿瘤的发生率较低。SD大鼠的抗病能力强,尤其对呼吸道疾病的抵抗力很强;性情比Wistar大鼠稍为凶猛;喜阴暗、安静的环境,对环境温度、湿度很敏感,经不起温度的骤变和过高的温度。饲养环境应控制在温度在18~26℃,相对湿度40~70%,噪音85分贝以下等条件下。SD大鼠为随时采食、多餐习性的动物,需要保证足够的新鲜干燥饲料和饮水。
应用:SD大鼠在生物医药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主要可用于药物学研究、肿瘤学研究、营养与代谢研究、神经与内分泌研究、老年学及老年医学研究等。
(3)Fisher 344大鼠
特征:
免疫反应性:原发性和继发性脾红细胞免疫反应性低,NADPH-细胞色素C还原酶的诱发力较SD大鼠低。
生理特性:旋转运动性低,血清胰岛素含量低,肝结节状增生的发生率为5%。雄鼠的乙基吗啡和苯胺的肝代谢率高,对高血压蛋白质的产生有抵抗力。脑垂体较大,乙烯雌酚吸收快且易引起死亡。戊巴比妥钠的LD50低,为70mg/kg。肾脏疾病发生率低,对血吸虫的囊尾蚴易感。
肿瘤发生率:F344大鼠的肿瘤发生率较高,包括甲状腺癌(22%)、单核细胞白血病(24%)、乳腺癌(雄鼠23%、雌鼠41%)、脑垂体腺瘤(雄鼠24%、雌鼠36%)、睾丸间质细胞瘤(雄鼠85%)等。
应用:F344大鼠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常用于毒理学研究、肿瘤学研究、生理学研究等。
参考资料:
[1]高本刚.实验动物的采集与养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第98-103页
[2]杨安峰.大白鼠的解剖特点[J].生物学通报,1989(05):11-13.中国知网.1989-05-01
[3]高本刚编著,实验动物的采集与养殖,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03,第98页
[4]解景田,谢申玲主编,生理学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10,第199页
常见大鼠的分类及
常见大鼠的分类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