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动物——鸡
鸡(chicken)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索动物亚门,鸟纲,鸡形目,雉科,原鸡属,家鸡亚种,其染色体数2n=78。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鸡并发现鸡有药用价值的国家。鸡除了在人类饮食和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外,在生物医学研究中也得到广泛应用。鸡是研究胚胎和发育的重要模型生物之一。从进化角度看,鸡还是研究低等脊椎动物和人类等哺乳动物的一种比较理想的中介。
常用的品种和品系
1. 白来航鸡:蛋用型鸡种,原产于意大利,体型小而清秀,产蛋少耗料少;性情活泼好动,觅食力强,神经敏感,一般无就巢性,适应性强。公鸡体重2.0-2.5kg,母鸡1.5-1.6kg。

2. 科尼什鸡(White Cornish):肉用型鸡种,原产于英格兰。豆冠,喙、胫和皮肤黄色,体躯坚实,肩、胸很宽,胸、腿肌肉发达,胫粗壮。肉用性能好,但产蛋最少,年产蛋量120枚左右。成年体重公鸡4.6kg,母鸡3.6kg。

3. 九斤鸡(Cochin):肉用型,原产于中国。性情温顺,抱性强,但体躯笨重,不适于孵蛋,性成熟晚,年产蛋量约80~100个。成年公鸡体重4.5~7kg,母鸡3.5kg。九斤鸡有4个品变种,即浅黄色九斤鸡,鹧鸪色九斤鸡,黑色九斤鸡和白色九斤鸡,而以浅黄色的最普遍。

4. 洛岛红鸡(Rhode Island Red):育成于美国洛德岛州,属兼用型。体羽深红色,尾羽黑色,喙褐黄色,胫、皮肤黄色。性成熟期约180天,年产蛋量约180枚,成年体重:公鸡3.7kg,母鸡2.75kg。

5. 新汉夏鸡(New Hampshire):属兼用型鸡种,原产于美国新汉夏州。体型外貌与洛岛红相似,但背部较短,羽毛颜色较浅,各项生产性能亦与洛岛红相似。

6. 白洛克鸡:蛋肉兼用型鸡种,原产于美国。羽毛白色,单冠,喙、胫和皮肤均黄色年产蛋量150-160个,蛋用品系达200个以上。

7. 国内其他鸡种:蛋用品种:仙居鸡、白耳黄鸡;兼用品种:狼山鸡、大骨鸡、北京油鸡、浦东鸡、寿光鸡、彭县黄鸡、峨眉黑鸡、固始鸡、萧山鸡、 鹿苑鸡、边鸡、林甸鸡、 静原鸡;肉用品种:武定鸡、桃源鸡、清远麻鸡、杏花鸡、河田鸡、霞烟鸡、溧阳鸡、惠阳胡须鸡;药用品种:丝羽乌骨鸡;其它品种:茶花鸡、藏鸡 、中国斗鸡。
生物学特性
1、一般特性及生活习性
(1)鸡是一种群居动物,具有成群结队采食的习性,不同群体一般不出现斗殴现象。它们食性广泛,具有食用砂砾促进消化的特性。
(2)耐寒怕热,没有汗腺,通过呼吸散热。在地面平养时喜欢沙浴,条件允许时会在夜间飞到较高的栖架或树枝上栖息。白天视力敏锐,听力灵敏,突然的声响和光线都会使其惊恐万状。
(3)鸡体表羽毛丰满,出壳时全身长满绒毛,4日龄前后绒毛开始脱落并长出青年羽,7周龄是青年鸡的羽毛开始长出成年羽,这个过程稿大约在17周龄完成,一年有4次换羽现象。
(4)鸡属于卵生动物,产蛋没有季节性。根据鸡的不同生长阶段,分为雏鸡、青年鸡和成年鸡,寿命平均7~8年,饲养环境下一般最长存活13年。

2、解剖学特点
鸡外形似鸟,分为头部、颈部、体躯与翅膀、尾部和腿5部分,全身被覆黑、白、黄、褐等颜色的绒毛和羽毛。其解剖学特点和人相似,分为五大系统。

(1)消化系统:
鸡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道包括鸡喙、口腔、咽、食道、嗉囊、腺胃、小肠、盲肠、直肠、泄殖腔、肛门;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肝脏和胆管、胆囊、胰腺。其特点是没有唇、齿,颊也严重退化。由上下颌形成喙。唾液腺种类多而体积小。没有软腭,食管宽大,在入胸腔前扩大成嗉囊。
(2)呼吸系统:
由鼻腔、喉、气管、肺、气囊五大部分组成。肺分为左右叶,为海绵状,紧贴于肋骨上,无肺胸膜及横膈,肺上有许多小支气管直接通气囊,气囊共有9个,其中胸部气囊7个,腹部气囊2个。
(3)循环系统:
鸡的循环系统包括血液循环器官、淋巴器官和造血器官。血液循环器官包括心脏、动脉和静脉,鸡的心脏较大,在胸腔偏左部位,夹于两肺叶中间。鸡的淋巴主要存在于消化道壁上。
(4)生殖系统:
雄鸡生殖器由1对睾丸、1对输精管组成。雌鸡生殖器由卵巢和输卵管组成,特点是左侧的卵巢和输卵管发育,右侧的退化。卵巢位于左肾前部及肾上腺腹侧。
(5)其他系统:
肾脏位于腹腔脊柱两侧,左右各1个,各分为3叶,无肾盂、膀胱、尿液经输尿管排入泄殖腔。
在医学和科研中的应用

1950年,首个商业性SPF鸡群在美国SumriseFarms建立,随后SPF鸡群由英美两国垄断。中国作为SPF鸡和SPF种蛋潜在需求大国,1985年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成功培育出国内第一个SPF鸡群,在1999年11月,颁布了《SPF鸡微生物监测总则》,对中国SPF鸡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由于鸡具有繁殖快、卵生、胚胎在体外孵化、容易控制、易进行实验操作成本低等特点,深受生物、医学等领域研究者的喜爱。鸡胚模型在药理毒理评价、表观遗传学、发育生物学以及疾病机制研究等领域有广泛应用。鸡胚模型因其来源广、样本量大、孵育可控、周期短、操作简便等优势被广泛使用。鸡胚模型也被用于化妆品对皮肤、眼部的刺激及毒性研究。将雄鸡睾丸手术摘除,可进行雄性激素的研究;还可研究因切除睾丸而导致的甲状腺功能减退、垂体前叶囊肿等内分泌疾病。1~7日龄雏鸡的膝关节和交叉神经反射,可评价脊髓镇静药的药效;6~14日龄雏鸡可用于评价药物对血管功能的影响;鸡的离体器官也用于药物评价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