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医科大学创建于1919年,是全国第三批、山西省首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全国首批学士学位授权单位,教育部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单位,全国首批恢复儿科学本科专业的8所医学院校之一,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高校,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高校,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
学校现有川至、迎泽、中都三个校区,有33个教学机构,15所直属附属医院,6所非直属附属医院,35个教学医院,122个其它教学基地,15个研究生培养基地,2个科学研究基地。现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生理学;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细胞生理学实验室、煤炭环境致病与防治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分子影像精准诊疗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卫生健康委重点实验室——尘肺病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级示范中心——临床技能实训中心、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18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各类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学科15个;各类省级重点教学科研平台59个。
医学技术研究院以“精准诊疗”为核心目标,紧密结合临床重大疾病,重点围绕“诊断”和“治疗”两大主题,开展特异性生物标志物筛选和体外分子诊断、高生物安全性多模态成像探针、新型成像设备、人工智能影像、新型诊疗药物、靶向药物六个方向。获批纳米成像与载药制剂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省纳米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中心、山西省医学影像人工智能工程研究中心、山西省医学影像与数据分析工程研究中心、纳米成像与载药制剂省级重点培育实验室、山西省肿瘤纳米医学实验室等8个省部级实验平台。实验室面积4200m2,实验仪器总值达1.6亿,拥有完善的探针、药物合成与表征平台、细胞生物学平台、分子生物学平台、小动物成像平台、动物实验平台、病理分析平台和基因测序平台等,支撑研究院所涉及方向的基础研究和成果转化。
近五年研究院团队已取得成果:获批40多项国家级项目,包括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国际合作)、国家自然基金区域联合重点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8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及面上项目17项、国家高层次人才项目以及其他省部级项目共计150余项,还获得了国家专利7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第一和通讯作者发表SCI文章100余篇,其中1区80篇。部分发表在Nature Materials、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Materials、PNAS、ACS Nano等国际顶级期刊。团队负责人以第一完成人获山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3项、中国抗癌协会二等奖、华夏医学科技二等奖,还获得了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和三等奖2项,山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一、二等奖,山西省第十九届优秀学术论文特等奖。
主要研究方向:
1、构建多功能成像探针、诊疗药物制剂、靶向药物等,实现肿瘤的多模态成像以及图像引导下的癌症精准治疗和疗效监测;
2、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整合影像组学、空间(蛋白、代谢、转录)组学等多维数据信息,挖掘疾病基因表达、组织代谢及功能网络的时空动态和内在联系,揭示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
3、肿瘤、心脑血管等重大疾病关键过程中的生物标志物挖掘;
4、硼中子俘获治疗技术以及放疗增敏和辐射损伤修复;
5、疾病体外诊断检测;
招聘岗位
1、博士后
2、青年教师(入职山西医科大学)
招聘范围
国内外公开长期招聘
岗位职责
从事分子影像学、纳米医学、人工智能技术、多组学、化学、药学、放射学、放射性药物临床研究等背景的科研工作。
应聘条件
1.博士学历,具有分子影像学、纳米医学、人工智能、化学、材料、药学、放射学、质谱等相关背景专业背景;
2.具有扎实的理论研究基础,SCI一区文章发表1篇及以上;
3.具备独立主持和申请科研项目的能力,可独立用英文撰写学术论文等;
4.思想政治素质过硬、品学兼优、身心健康,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5.博士后在站期间全职从事研究工作。
薪酬待遇
具体待遇参照山西省医科大学博士后、青年教师招聘和管理文件相关标准执行。博士后期满达到优秀出站条件者,出站后可直接办理留校聘用手续。针对海外优秀博士采取一事一议,提供竞争性人才待遇。
申请方式
申请人以电子邮件投递简历,打包压缩文件包含PDF格式的个人简历,博士毕业证、学位证,近五年发表的代表性学术论文以及其他标志性科研成果。博士后申请材料打包压缩命名为:姓名-申请博士后-意向合作导师,青年人才申请材料打包压缩命名为:姓名-博士毕业学校-博士毕业专业。
应聘程序
简历投递邮箱:yxjs_zp@163.com,初选材料合格者将通知面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