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法规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档案法规 >> 本馆规章 >> 正文

山西医科大学档案馆安全应急预案
2025-07-25 10:47      来源: 浏览量:

一、目的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迅速消除突发事件对档案造成的危害,提高档案馆的安全保障和救灾能力,应对突发情况,确保馆藏档案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类灾害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条例》及有关规定,结合我馆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档案馆范围内可能出现的事故或紧急情况的预防和处理。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

成立档案馆安全应急预案工作组。

组长:牛乐

组员:寇冰、曹阳、尚奋宇

档案馆发生重大事故或灾害时,工作小组具体负责组织事故处理、救灾管理和协调工作,统计受灾影响范围和受灾程度,并及时向校长及档案主管部门汇报。

四、险情种类和等级

(一)种类

引发档案安全事故的险情主要有盗窃、火灾、水灾、虫灾、地震、雷击、库房崩塌及信息安全险情等。

(二)等级

若档案馆内险情不大,本馆自己能处置,不会造成重大不良后果的,则为一般险情;若馆内险情较严重,已危及档案安全,本馆摸不清虚实或估计依靠自身力量不能处置的,则为较大险情;若馆内险情致档案严重受损且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则为重大险情。

五、抢险目标和任务

排除灾情、险情,消除灾情、险情对馆藏档案、资料及设施设备的威胁,保护未受损的档案、资料,抢救已受损的档案、资料。

六、抢险原则和顺序

(一)原则

先抢救珍贵档案,再抢救一般档案,最后抢救资料和设施设备。

(二)顺序

1、1996年前文书、教学档案

2、教学档案

3、其他门类档案

(三)转移地点

一般险情,转移至临近无险情库房;较大、重大险情,转移至学校应急场所。

七、抢险程序

(一)一般险情

1、险情第一发现者迅速通知该科室管理人员。

2、科室管理人员到现场查清险源后,能自己处理则立即处理,不能处理则立即报告档案安全应急预案工作组组长。

3、档案安全应急预案工作组组长接报告后立即到现场确认险情,并迅速采取措施进行处置。

4、查明原因,堵塞漏洞,做好善后工作。

(二)较大险情

1、险情第一发现者在确认险情较重、自己不能处置时,立即向档案安全应急预案工作组组长报告灾情,请示处置办法;若需向外界呼救,则迅速拨打119或110火警、匪警电话或其它与抢险救灾有关的外界联系电话,告知险情,请求抢险。之后立即通知学校武装保卫部,为消防车或其它抢险车辆入校做好准备。

2、接到报告或听到警铃后,档案安全应急预案工作组应迅速组织抢险工作组成员实施抢险。

3、各成员到位后,立即按分工各就各位,投入抢险。专业抢险队伍赶到后,档案安全应急预案工作组组长应及时介绍情况,组织人员协助抢险。

4、相关人员要做好报案、施救、灾情等记录。

(三)重大险情

若发生危害档案、危及人身安全的重大灾害事故,档案室成员立即拨打120救护车,立即派人将受伤人员送到医院进行抢救;其余小组成员参照上述较大险情的抢险步骤进行抢险。若险情危及到供水、供电、通信等而自身不能处理时,则及时通知有关部门予以抢险。

(四)档案信息安全险情

1、黑客攻击或软件系统遭破坏性攻击时的预案启动

(1)重要的软件系统平时必须存有备份,与软件系统相对应的数据必须有多日的备份,并将它们保存于安全处。

(2)当发现内容被篡改,或发现有黑客正在进行攻击时,应立即向档案安全应急预案工作组组长及信息化岗位工作人员报告。软件遭破坏性攻击(包括严重病毒)时要将系统停止运行。

(3)信息化岗位工作人员应首先将被攻击(或病毒感染)的电脑等设备从网络中隔离出来,保护现场,并同时向档案安全应急预案工作组组长通报情况。

(4)信息化岗位工作人员负责联络相关部门及公司恢复与重建被攻击或被破坏的系统,恢复系统数据,并及时追查非法信息来源,做好清查补救工作。

(5)事态严重的,立即向分管校长汇报。

2、数据库发生故障时的预案启动

(1)主要数据准备两个以上的备份,一个备份在盘阵系统,另一个备份在专门的硬盘中。

(2)一旦各岗位工作人员发现数据库崩溃,应立即向信息化岗位工作人员进行汇报并查找原因,同时由专门人员组织进行维修。

(3)系统修复启动后,利用数据库备份,按照要求将其恢复到主机系统中。如果备份无法恢复,应立即报告档案安全应急预案工作组组长。

八、善后工作

(一)总结

险情排除后,要进一步做好善后工作,及时对抢险工作进行总结。总结内容包括:报告是否及时;突发事件等级确定是否准确;预案启动是否及时;采取措施是否及时、科学、有效;人员、物资、经费是否及时到位等。

(二)上报

档案安全应急预案工作组组长应将险情发生原因、所受损失及处理结果及时报告上级主管校长,并上报档案主管部门。

(三)奖励

在应急抢险工作中,对做出显著成绩的有功单位和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四)责任追究

对失职、渎职、不履行规定职责和程序的部门和人员,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并视情节轻重追究有关部门及人员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