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日下午,“院士专家咨询服务活动山西行”山西医科大学交流座谈会在山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会议室举行。本次与我校基础医学院对接的是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及医学分子病毒学教育部/卫生部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黄竞荷教授。山西医科大学副校长解军教授,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长燕炯,校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主任赵文军和基础医学院全体党政班子、学院免疫学方向全体科研人员、研究生参加了交流座谈,会议由焦向英主持。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及医学分子病毒学教育部/卫生部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黄竞荷教授指导我校基础医学相关学科发展)
会上,解军代表学校对黄竞荷教授莅临我校进行交流和指导表示热烈欢迎。他介绍了山西医科大学的建设和发展情况、取得的成绩,以及学校下一步十四五时期建设的初步计划,期望黄竞荷教授能多来我校指导科研工作、带动学科方向发展,助力高水平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促进学校向更高科研水平更快发展。

(副校长解军介绍学校科技和学科发展情况)
焦向英向黄竞荷教授重点介绍了基础医学院学科建设、人才梯队建设、科研发展状况,重点介绍了免疫学学科当前存在的发展滞后问题,提出了希望专家帮助指导解决的发展问题,以推进微生物与免疫学科发展。

(基础医学院院长焦向英教授介绍基础医学院学科建设情况)
黄竞荷教授在听取情况介绍后,作了交流讲话。她指出,学科要发展,学校要发展,人才是第一要素。学科引进人才就要抓住近几年大量海外人才回流的有利时机,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加快人才引进进度,建立一套有利于人才落地并能快速成长的制度路径。她表示,人才能不能吸引来,能不能最终落地,不仅学校学院的领导要积极主动、充满热情,主动寻找和发现人才,为引进人才提供科研条件、工作团队、启动经费,还要给予生活保障,尽力解决家属、子女的工作、入学、居住等一系列问题,让引进人员能够安心、尽快地投入工作,促进先进科研方向、研究技术转化成科研成果;学校学院要立足自己培养优秀人才,制定特殊优惠政策留住省内优质的高中毕业生、本科生,好的生源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优秀人才,尽可能地把培养的优秀人才留在山西、留在学校。她强调,科研平台建设的水平、先进的科研仪器和技术也是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的基本条件。学校学院要加大平台投入,同时科学研究必须跟踪临床前沿科学问题,着眼临床需求。
黄竞荷教授还根据基础医学院从事免疫学方向研究的科研人员课题汇报情况,给出了具体课题指导。她还介绍了自己今年在新冠病毒方面所做的最新研究成果,充分展现了科研服务国家重大需求、解决重大临床问题、开展创新探索的思维高度和科学价值,参会教师深受启发和鼓舞。


(黄竞荷教授与我校从事免疫学方向研究的科研人员进行课题交流)
解军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我校专业研究人员能直接与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黄竞荷教授对接、面对面交流,是深化我校相关学科发展的难得机会。希望黄竞荷教授能再次来到山西医科大学开展更为广泛、深入的学术交流;能合作组建一支有博、硕士导师支撑的科研团队,深化科研合作,促进我校微生物与免疫学科的迅速发展;能牵头在我校建立实验室,搭建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合作平台,以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开展更高水平研究。


会后,在学校有关部门负责人的陪同下,黄竞荷教授参观了新时代山西医科大学创新发展成就展。
(文/杨彩红;图/王志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