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您现在的位置是: 学院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技之光︱刘志荣博士在《Hepatology International》发文:证实肝组织磷脂的改变在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及性别差异中起重要作用
2020-07-30 15:33:51       来源:

近日,国际知名期刊《Hepatology International》在线发表山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教师刘志荣博士最新科研成果“Distribution and clinical relevance of phospholipids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该研究使用Electrospray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 (ESI–MS) 对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及癌旁组织 (Benign hepatic tissues, BHT) 中磷脂谱的差异分布进行了研究。对13类320种磷脂分子的分布状态分析表明,HCC和BHT中磷脂谱的分布状态不同:在HCC中降低的磷脂分子比BHT中多;且磷脂谱的改变在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中不同:女性患者中仅PC (30:0), ePS (38:3), LPC (22:5), ePC (34:0), ePE(34:0), PC (36:1) 和PI (42:6) 7种磷脂分子的分布发生改变,其中,除PC (30:0)升高之外,其余6种均降低;男性患者中,59种磷脂分子的分布发生改变,其中48种降低,11种升高。

IMG_256

在HCC和BHT中差异分布磷脂分子聚类分析的热图。A.总人群中62种差异分布的磷脂分子聚类分析图;B.女性患者中7种差异分布的磷脂分子聚类分析图;C.男性患者中59种差异分布的磷脂分子聚类分析图。 数据经由Z-score标准化,红色代表升高的磷脂分子,绿色代表降低的磷脂分子。

对磷脂分子作为生物标志物的分析发现,PC (30:0) 是唯一同时在男性患者及女性患者中升高的分子标志物,PS (42:9) 可以作为女性患者的分子标志物,PE (34:3), PE (38:6), PI (36:2)可以作为男性患者的分子标志物。

对磷脂分子的分布与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PC (30:0)在男性患者及女性患者中的分布都与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之间存在相关性。PE (34:3), PE (38:6)仅在男性患者中的分布与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之间存在相关性。如果将两个具有独立预测能力的分子标志物,PC (34:2) 与PC (30:0)的比值作为指标,可以进一步加强对HCC和BHT的分辨能力,加强对HCC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的分辨能力。

IMG_257

磷脂分子标志物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与HCC临床相关性分析。a.磷脂分子标志物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 b.总人群中磷脂分子标志物与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c.总人群中磷脂分子标志物与病理分级之间的关系; d.女性HCC中磷脂分子标志物与临床分期与病理分级之间的关系; e.男性HCC中磷脂分子标志物与临床分期的关系; f.男性HCC中磷脂分子标志物与病理分级之间的关系。

肝细胞癌是最常见的一种肝癌,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并且该病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在男性中的发病率及恶性程度都高于女性。早期的发现与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遗憾的是,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就已经是疾病的中期或晚期。迄今为止,血清甲胎蛋白(AFP)是最常用的检测肝癌的生物标志物,但是,由于AFP仅在60-80%的患者中表达,并且其敏感性及特异性不足,因此,发现新的具有诊断及预后判断价值的生物标志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该研究通过对HCC和BHT中磷脂谱的分析,发现了HCC和BHT之间磷脂谱分布状态不同,为HCC的诊断及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的辨别提供了新的分子标志物;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之间磷脂谱分布状态不同,为性别差异导致的HCC发病率及恶性程度的不同提供了分子基础, 为HCC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靶标。

论文第一署名单位为山西医科大学,山西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张震为合作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