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风采您现在的位置是: 学院首页 >> 团学工作 >>

师恩难忘,铭于心,感于怀 —— 记我眼中可爱更可敬的焦向英教授
2021-06-08 14:10:18       来源:

编者按:史文娟,女,汉族,1997年3月出生,山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师从于焦向英教授。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刻苦认真,踏实钻研,热爱生活,乐于助人。

4749B


师恩难忘,铭于心,感于怀

——记我眼中可爱更可敬的焦向英教授

史文娟


老校区生理实验楼前两簇丁香花竞相开放,惹得整个校园都沉浸在淡淡的花香中,也惹得我思绪万千。时间转瞬,似乎在一眨眼之间,我已经是研究生二年级的学生了,那个曾对科研还是一脸懵懂的小白,如今也是会被叫一声师姐了。晚上,从实验室出来,闻着花香,和着微风,伴随着稍远处操场上那青春活力的喧闹声,我想起了曾经的那个自己,那个站在这座楼前踌躇犹豫的自己。

那是2018年的夏秋之交,也是我们学校推荐免试研究生考核的时间,我一边开心自己可以获得推免的资格,同时内心也充斥着许多的犹豫与迷茫:学校的导师这么多,怎么选呢?选择谁呢?科研又是什么?适合我吗?一连串的问题折磨着我,也许这就是青春吧,稚嫩的我们在选择面前总是犹豫不决。把这当作一件人生大事,在询问了周围的学长、学姐、朋友、老师,自己又精心选择了一番之后,一个名字赫然于眼前——“焦向英”。

可可爱爱、热情友好是焦老师给我的第一印象。我原本想,作为学院的院长,桃李满天下的他应该是严肃的、遥不可及而又一本正经的吧。第一次打破这种刻板印象,且让我大吃一惊的是焦老师的微信头像,那是一个可爱又有点酷酷的蜡笔小新。看到这个头像,第一次和老师接触的我,第一反应是:“我是不是加错人了?”在确认无误之后,我反而感觉与老师的距离拉近了,原来他并不是想象中的那种样子。焦老师的可爱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记得有一天上午,我们在报告厅开完组会后电脑却坏了,他大中午不吃饭,“孤军奋战”,坚守在那儿修电脑,中途还跑到其他实验室借工具。事后,同学们都说:“你老师可真有意思呀。”是呀,焦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可爱又可敬的人。自此,老师的形象在我心中算是“落地”了。他热情地把我介绍进入了课题组,在这儿,我第一次接触到了“师兄”、“师姐”的称呼,也深深感受到了研究生生涯是新的开始,与之前的学习之路大相径庭。是焦老师带我踏上了科研的道路,为我打开了人生下一段旅途的大门。

治学严谨、认真、涉猎广泛、学识渊博是大家对老师教学、科研过程中一致的评价,同时也是我最崇敬的品质。第一次真正和老师有见面交流的机会,是我第一次组会汇报文献时,可能是我对老师的要求理解不到位,即使我精心准备了一周,认真地汇报了自己的成果,但他却并没有很满意,而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的问题,并且告诫我们——要多读英文文献,虽然第一次接触会感觉到难,但遇到困难要克服,总得慢慢习惯。而且,读文献得看其期刊来源,要时常浏览顶级期刊发表的一些文章,体会人家的独创性,向其借鉴、学习。从那天起,我明白了如何利用好一篇文献,也深刻地认识到了文献阅读将贯穿我的研究生生涯,是我立题,做实验等一切的来源与依据。焦老师也很喜欢授课,他享受和同学们互动、交流的过程。研一的第一学期老师为我们讲授“细胞信号转导”,他上课总是行云流水、驾轻就熟,每页PPT都可以讲很久,延伸到很多知识。但大家却听得云里雾里的,当我们恨自己脑子不够用时,老师总是笑笑说“以后会懂的”。我们敬佩于他渊博的学识,也感受到了他对自己这份教育事业的热爱。

在平时实验方面,老师也是一个“大方”的人,对于仪器、试剂他都尽可能满足我们,让我们用好的,时常教导我们说实验最重要。闲暇之余,他还会和我们聊起当初他做实验的情况——那时条件简陋,一个超声破碎的机子也得趁着别人不用的时候借用,导致他得到处跑着做实验。所以,我们感谢老师为我们创造的便利、齐全的实验条件。我们也感恩于他的宽容,有时候即便我们做实验犯了错误,弄坏了仪器,他也不会苛责,只是一笑了之。

随和、友善、平易近人,是老师的待人之道,也是值得我学习的品质。老师每天都很忙,我们与他交流的主要工具就是微信,而我却感动于他每一次的微信回复。记得去年7月份,由于疫情的原因,同学们中有传言说学校会提前放假,而此时的我则在犹豫要不要开始为期3个月的动物造模,毕竟如果真的放假了,那造模的老鼠就会面临无人饲养的问题。此时的我很是纠结,于是抱着试一试的心理,我把自己的困惑告诉了老师。结果过了3个小时老师都没回我消息,正当我失望之时,老师发来了一连串的语音,大致内容是这样的:“帮你问了相关部门,弄清了事情的原委,原来只是后勤会放假,你们不受影响,尽快安心开展实验吧。”在收到老师消息的瞬间很是温暖。记得还有一次,是关于实验数据的事情,当我给老师发了信息后,还在回家路上的他就立刻打了电话过来,询问具体情况。还有2020年5月份,由于新冠疫情的暴发,熬过有史以来最长的寒假,我们终于开学了,但面临学校的全封闭管理,大家都不太适应,焦老师似乎也感觉到了我们的“不开心”,在每周的组会结束后他都会询问我们的生活,关心大家吃的好不好,封闭的校园能不能适应。有了老师的安抚,我们倍感温暖,似乎疫情管理下的校园也有别样的温馨。类似这样的小事不胜枚举,每每谈及内心仍旧温热,感恩遇见这样和善的焦老师,他是我今后待人接物学习的楷模。

在我心中,焦老师是榜样,是学习的目标。但是“大神”也有一些“接地气”的小习惯。老师爱喝可乐,那似乎是日常生活的必备。平时每每聊起喝可乐的事,他总会说这是之前在国外养成的习惯,改不了了。我心想:“哦,原来不止我们无法抵抗“快乐水”的魅力呀。”

亦师亦友,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焦老师就这样在潜移默化中教导着我们。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老师对我们虽然没有耳提面命的训责,但却言传身教、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着我们,教诲着我们为学、为人的道理。

似乎开学典礼上老师的谆谆教诲犹在耳畔,似乎第一次组会上老师的批评教导还是昨日,但微风吹过,我被拉回了现实。这断断续续、零零散散的一个个片段,一帧帧画面,一段段故事拼凑成了我已经过半的研究生生涯, “路漫漫其修远兮”,我深知科研之路漫长,感谢老师在我心中播种下了科研的种子,我相信它一定会慢慢扎根、茁壮成长。



导师简介: 焦向英,山西医科大学生理学系教授,基础医学院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中国生理学会理事,循环专业委员会委员,曾主持山西省自然基金2项,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1项,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1项。


379EA



以上图文均由史文娟本人提供,特别致谢!


转载自山西医大研究生院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