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服务您现在的位置是: 学院首页 >> 学科建设 >>

社会服务
2020-11-23 15:35:08       来源:

基础医学学科作为山西省唯一的基础医学博士学位授权点,依托省内领先的教学与科研力量以及较为完备的平台支持,始终以服务社会为己任,在健康服务、政策咨询、产业合作及科学普及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

学科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培养优秀人才。学科自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6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多年来培养了大批优秀医学人才。国内、省内、校内很多学术带头人都出自本学科,如中国工程院徐建国院士和田志刚院士、苏州大学熊思东校长、国家杰青曹济民教授、美国心血管领域专家马新亮、赵志青教授等。学科设有基础医学、生物制药、医学实验技术3个本科专业,毕业生深受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欢迎。

学科始终坚持创新驱动,服务健康山西。学科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聚焦阿尔茨海默病、冠心病、糖尿病、神经管畸形出生缺陷、食管癌等重大疾病与地方高发疾病,开展系统性科学研究,助力“健康山西”建设。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学科参与组建“反向病原学”协同创新中心,研发的检测试剂盒获得山西省科技厅新冠专项立项,为抗疫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8BBA

学科充分发挥智库功能,曹济民、解军等多位教授作为省政府联系专家和政协委员,积极建言献策,为卫生决策提供咨询。解军教授团队推动省政府实施控制神经管畸形的“削峰工程”,显著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产生广泛社会影响。此外,学科积极与国药集团威奇达药业有限公司、山西锦波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亚宝药业等省内龙头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助力企业创新与区域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学科还致力于医学科学普及与社会服务,通过开设基础医学大讲堂、开放生命科学馆和重点实验室,面向学生和社会公众开展医德教育、创新实践和健康科普,提升公众医学素养。并通过举办干细胞与组织工程高峰学术会议暨国际心血管科学院首届亚洲分会会议、“中-新”脑健康学术研讨会、生理科学学科研讨会、三晋医学基础与转化研究学术论坛等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会议,增强学术影响力,服务区域科技文化交流。

(2025年9月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