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学科,也是临床医学、 基础医学等多学科的理论支撑。 1998 年经教育部批准获硕士学位授予权。目前是基础医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2018 年) 的重要研究方向。多年来学科始终致力于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健康服务等工作内容作为发展的主要方向。
本学科现有专职教师 15 人,其中教授 1 人,副教授 4 人,讲师10 人;硕士生导师 4 人。团队中有 12 位教师获得博士学位, 毕业自协和医科大学、华西医科大学、东南大学、山西大学、山西医科大学等国内不同高校,多数成员同时具有生物学和医学双重专业背景,团队学缘结构良好,专业特长优势互补,能很好地适应本学科的教学工作。学科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和能力提升,近年来,先后有5 人次骨干教师进行国外、国内访学研究, 1 人通过博士研究生海外培养计划提升学历,使青年骨干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学科的科学研究主要集中于三方面: 1)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病因机制及肿瘤标志物的研究, 2) 胎盘源性疾病方面的研究; 3)自然杀伤细胞的功能及作用机制研究。 细胞生物学依托山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科研平台、再生生物学科研平台及学校学院配备的独立学术带头人科研平台,具有良好的科研工作条件,可用仪器设备总值超过 3000 万元。近 5 年,细胞生物学科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及回国留学基金 10 余项,在国内外科学期刊发表论文 30 余篇,其中 SCI 收录 20 余篇。
在人才培养方面,本学科分为本科生、研究生两个培养层次。加大对学生动手能力培养、教改项目的投入。以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以 PBL、翻转课堂为新的教学辅助模式,提高本科生对于细胞超微结构及功能的认识; 对于研究生的培养,通过专题讲座、实验技术操作、 文献阅读等方式,着重培养科研思维、研究设计和实验操作的能力。 目前,本学科已培养硕士研究生 30 余名,已毕业硕士研究生主要去向为博士深造、高校教师、疾控中心和医院检验科等。
学科始终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着力培养信念坚定、勇于担当、 诚实守信、 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目前学科点已就业硕士研究生深受社会各界欢迎。科研先导,创新服务健康。学科始终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满足人民健康卫生需求为己任, 并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提升学科影响, 在消化道肿瘤的发病机制、肿瘤分子标记、线粒体与肿瘤发生以及胎盘源性疾病发病机制等领域已有一定的研究基础,特色与优势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