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机构您现在的位置是: 学院首页 >> 科学研究 >>

基础医学院科研介绍
2025-09-15 10:27:02       来源:

一、基本情况

基础医学院作为山西省基础医学研究核心基地与人才培养摇篮,以完善的机构设置筑牢科研根基:现设14个校内科研机构、14个教研室和7个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为学科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一)多层次科研平台体系


学院构建多层次科研平台支撑体系,为科研创新与人才培养提供核心保障:其中国家级平台含细胞生理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煤炭环境致病与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部级与共建平台方面,拥有省部级科研平台及创新团队16个;形成覆盖国家级、省部级、校级的多层次平台支撑格局

(二)核心研究方向

围绕基础医学前沿领域与临床实际需求,学院确立6大核心研究方向,分别为心肾与代谢疾病基础、神经与精神疾病基础、肿瘤与免疫基础、器官与发育基础、前沿医学交叉基础和气血稳态系统调控基础,通过聚焦关键研究方向,推动科研成果向临床应用转化,助力基础医学研究与临床实践深度融合。

二、科研成果

近五年,学院科研成果量质齐升,彰显强劲创新实力。近五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7项,资助金额2293万元;获批省部级项目260项,科研经费2583.9万元;发表SCI论文494篇,其中中科院一区论文82篇,二区论文175篇;中文文章175篇;获批专利95项。

山西省科技奖励6项,其中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项,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

三、科研政策与学术交流

学院以送出去、迎进来为核心,搭建开放的学术交流平台,培育创新科研生态。与清华大学、华大基因合作,举办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模式,举办了“国际心血管科学院首届亚洲分会会议暨干细胞与组织工程国际高峰学术会议”“中-新”脑健康学术研讨会、2023山西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学术讨论会、中国细胞生物学会节律分会生物钟高峰论坛等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定期组织科研技术讲座,鼓励帮助广大师生积极进行学术交流,培养科研素养和创新思维,为建成全国一流研究应用型医科大学贡献力量。

近年来,基础医学院始终坚持立足基础、面向临床、聚焦前沿、服务健康的科研理念,通过构建有组织科研体系、强化团队协同创新、完善平台支撑机制,实现了科研工作的跨越式发展。未来,基础医学院将继续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聚焦医学前沿与临床需求,力争在重大疾病机制、创新药物研发上取得更多突破,助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基础医学学科。

2025年9月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