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教育评估认证您现在的位置是: 学院首页 >> 本科教育评估认证 >>

2025年基础医学院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巡礼
2025-06-20 13:14:01       来源:

一、学院概况

1.组织架构图

2.教研室

生理学系、细胞生物学教研室、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病理学教研室、寄生虫学教研室、药理学教研室、病理生理学教研室、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医用化学教研室、数学教研室、医用物理学教研室、微生物与免疫学教研室、人体解剖学就教研室、生物制药教研室。

3. 综合实验室


机能学实验室、形态学实验室、医用化学实验室、医用物理学实验室、微生物与免疫学实验室、生物制药实验室、人体解剖学实验室、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

博学楼:形态学实验室、医用物理学实验室、医用化学实验室

逸夫楼:机能学实验室、微生物与免疫学实验室、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生物制药实验室实验室

生命科学馆:人体解剖学实验室、遗体捐献灌注室

4. 科研平台

1)基础医学研究中心

纳米医学平台、细胞学研究平台、组织形态与病理研究平台、分子药理学实验平台

2)细胞生理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动物手术和功能学实验平台、离体器官功能研究平台、动物行为学研究平台、电生理研究平台

5. 师资队伍

截至目前教职工298人,其中教师251人,教辅 43 人,管理人员 10 人;教授 41 人,副教授 79 人;博士生导师 21人,硕士生导师 83 人。

6. 实习基地

1)运城市中心医院——基础医学实习基地

运城市中心医院创建于1947年,其前身为太岳三专署政民医院。经过70余年的建设与发展,如今已成为运城市唯一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和康复为一体的现代化三级甲等公立综合医院,山西医科大学附属运城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八临床医学院,山西省区域医疗中心,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全国综合医院中医示范单位,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国家脑卒中筛查示范基地,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山西省模范集体。

2)平遥县人民医院——基础医学实习基地

平遥县人民医院创建于1948年,是全县规模最大,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综合医院,20184月被山西省卫计委确定为三级综合性医院。先后荣获“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山西省爱婴医院”、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状”获得单位、“山西省优质护理示范医院”等荣誉称号。医院现有山西省县级重点专科4个,晋中市市级重点专科6个,是平遥县医务人员培训基地。

3)古交西山医院——基础医学实习基地

古交西山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急救、预防、康复、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国家级爱婴医院及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建立了医联体联盟。是山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技术协作定点医院,山西医科大学、大同大学医学院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

4)国药集团威奇达药业有限公司——生物制药实习基地


国药集团威奇达药业有限公司是中国医药集团所属上海现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是一家以生物发酵、酶催化、绿色合成为基础,同时拥有生物发酵制药工程技术、工业酶研究与应用技术、化学制药工程技术、分析与检测技术四大生产技术平台的综合型制药企业。公司技术实力雄厚,专业配套设施完善,现已实现从起始原料、关键中间体到成品药的全产业链产业布局,是中国医药集团化学制药抗感染板块体量最大的工业企业。公司总占地面积1325亩,员工总数3500余人。20225月,公司被省人民政府授予山西省重点产业链—现代医药产业链“链主”企业。

5)山西锦波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物制药实习基地

山西锦波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国内领先的、具有代表性的、已实现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产业化的企业。2021629日,锦波生物自主研发的三类医疗器械“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冻干纤维”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该产品是我国自主研制的首个采用新型生物材料——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制备的医疗器械,为相关材料临床应用及产业转化奠定了良好基础。

6)山西省肿瘤医院——医学实验技术实习基地

山西省肿瘤医院始建于1952年,是全国建院较早的六所肿瘤医院之一,也是全国三甲医院、全国百姓放心医院。医院的前身是山西省地方国营厂矿职工医院,1962年挂牌山西省肿瘤医院,1973年成立山西省肿瘤研究所,1994年加挂山西省第三人民医院,2019年获批山西省癌症中心,2021年加挂山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山西医科大学肿瘤医学院),同年获批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2022年正式揭牌“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山西医院”。经过70余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一所集预防、医疗、科研、教学、康复、宁养等多种职能为一体的现代化大型肿瘤专科医院。

二、教学概况

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引导专业教师自觉将思政教育融入各类课程教学中去,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充分发掘和运用各门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积极推进“二十大思想进课堂”,通过集体备课、教学研讨、师生座谈调研等方式不断提高课程思政教学水平,着力建设课程思政示范课,打磨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为了弘扬遗体器官捐献者博爱奉献的高尚义举和情操,将生命教育、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融合,学院每年组织师生代表参加太原市遗体捐献纪念日活动。通过此项活动,引导学生追思、缅怀那些为推动医学事业进步默默奉献的遗体捐献志愿者们,感悟敬畏生命、救死扶伤的使命,帮助学生在以后的医学工作中倡导博爱文明的新风,为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近年来,学院先后组织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干部、优秀学生代表等赴太原牛驼寨烈士陵园、晋中烈士陵园、太原黄坡革命烈士陵园开展清明祭扫仪式和主题党日活动。此项实践将思政课堂“搬”到红色教育基地,通过“祭扫+研学+研讨”的形式,实现了爱国主义教育与医学职业精神培养的深度融合,激励学生在健康中国建设的征程中勇担使命,发扬优良传统,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学习,不懈奋斗。

深耕课程,铸精品彰显一流气象:学院始终坚持以教学理念创新为引擎驱动课堂升级,以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培育为抓手筑牢质量根基,课程改革建设成效显著。入选国家级一流课程8门,山西省一流课程17门;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100余门次,覆盖全校各专业本科生1万余人次;自建课程23门在山西省高校精品共享课程联盟和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开放共享,充分发挥一流本科课程的引领示范作用。

广拓教学,汇硕果谱写育人新篇:学院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夯实教研基础,注重过程培育,形成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高水平教学成果。近年来,承担省级教学改革项目56项,校级教学改革项目63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山西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发表教改论文50余篇,主编、参编教材114部。

学院坚持以“教师要当好大先生”为目标导向,持续开展师德师风建设,聚焦教师职业能力发展,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数字素养水平和综合育人能力,教师中获得省级以上表彰的教育教学能手不断涌现。在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获国家级三等奖2项、省级一等奖2项、省级二等奖1项;在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获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1项、省级三等奖1项;在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中获得一等奖2项、三等奖2项。

三、专业特色

(一)基础医学专业

基础医学专业致力于培养既拥有基础医学知识,又有一定的临床实践经验,更知晓现代生命科学理论的高层次、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学院大力推进与通识教育相融合的宽口径专业教育,持续打造面向未来的多元人才培养格局。构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科研训练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增加前沿学科知识与实践课程比重,强化学生基础医学理论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能力。注重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采用小班化、讨论式、探究式教学,实施全程导师制,引导学生早进实验室、早进课题组、早接触科学研究。加强与多家附属医院、校内科研机构的合作,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临床实习与科研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锤炼专业技能,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根据《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的意见》精神,以“医学+X”复合型创新型卓越人才培养为核心,强化使命驱动、注重大师引领、创新学习方式、促进科教融合,学院在本科生中选拔部分有志于基础医学事业的优秀学子组成“基础拔尖创新班”。引导学生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人类未来发展、思想文化创新和基础学科前沿,增强使命责任,激发学术志趣和内在动力。开展研究性教学,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训练,促进学生自主深度学习、建构知识体系、形成多维能力。

(二)生物制药专业

山西医科大学生物制药专业作为2010年教育部首批获准招生的5所院校之一,由我校基础医学院承办,于2013年秋季开始招生。在学校及学院的支持下,建设生物制药专业实验室、组建专业教学团队、成立教学实习基地等,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保障。

我校生物制药专业是以现代生物技术与生命科学理论为基础,融合前沿基因组学、大数据、代谢信息学、途径工程等生物制药及相关领域生物技术,研究生物药物结构、功能和疾病治疗靶点的契合及其研制原理与生产工艺。探索生物医药协同创新的前沿方法和应用实践,提高生物药物治疗水平,促进人体健康的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学科、新工科专业。生物制药瞄准"为全球健康-中国健康-山西健康服务"的人才定位和行业需求,实现新工科与新医科、新理科等学科交叉融合,构建高层次医工结合综合型人才培养机制,以现代生物技术与生命科学理论为基础,建立跨学科、跨行业的教产学研平台,融合前沿生物技术,利用生物信息学及大数据辅助临床药物研究等生物制药及相关领域工程技术,研究生物药物和治疗靶点的本质及结合规律,探索医药协同的科技创新方法和临床问题挖掘,培养优秀全面的生物医药研发生产、生物信息数据管理、药事管理、质量监控等具有科学精神并能够开展较高层次科学创新和技术创业能力的高端专业人才。

人才培养过程中,依托基础医学院基础医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山西省生物医药产业学院、生物医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山西省生物医药产教融合重大平台载体、山西省生物医药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和功能蛋白创新研究院等,与生物医药企业、科研院所等开展合作办学,形成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新模式,促进学校及山西省区域医药相关企业协同发展。

(三)医学实验技术专业

医学实验技术专业是随着医学科技日益发展应运而生的一门新兴专业。山西医科大学医学实验技术专业于2015年获教育部批准设置,并于当年秋开始招生,由基础医学院承办,为四年制本科理学专业;连续招生3年后停招,目前本专业第一届学生已于 2019 年毕业;2024年复招,面向全国8个省市招生35人,实行小班精细教学。本专业学科基础主要包括基础医学和医学实验技术两大领域。

本专业自2015年招生以来,学校及学院攻坚克难,陆续投入教育经费,不断完善教学设施,在专业实验室及实习基地等方面创建了较为完善的教学条件。实验教学方面,以基础医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合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实验动物中心共同搭建起一个全面、较为完善的实验教学平台,保证了医学实验技术专业学生的实验教学质量。同时经过调研协商,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以及北京全式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礼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学院达成实习协议,成为医学实验技术专业的实习基地。除此之外,部分医学实验技术专业学生则以包括基础医学院各科研实验室在内的全校各学院部分教师的教学科研资源为依托,在学院领导及教师的带领下开展生产实习与毕业实习。各实习基地以及实验室均具有较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平台、优良的师资条件,可以充分满足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需要。

医学实验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遵循国家教育方针和“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思想,在调研国内相关高校、医院、科研院所、医药研发企业等用人单位需求,并赴学科相对成熟的相关院校进行访问学习的基础上制定培养方案,并综合考虑院系教学督导委员会的审查意见、国内外领域专家的建议和山西医科大学具体的办学条件进行修正,旨在培养掌握基础医学和医学实验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现代医学实验/检验仪器设备及先进医学实验技术,熟悉临床医学知识,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较强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医学实验专门人才;同时致力建立我校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一方面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突出实践教学。医学实验技术专业注重学生实验技术的掌握,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突出实验教学的比重;另一方面以提升人文胜任力为主,设置课程思政。医学实验技术专业在各门课程的教授中都加入了“课程思政”的内容,为实现“以德为先,德才兼备”的人才培养目标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