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我系(院)赵彬副院长(主持工作)率医院医务、人事、行政、后勤、实验室等一行七人前往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考察学习。考察归来后于8月15日在医院组织全院职工召开了专题学习考察报告会,由考察人员逐个汇报了相应考察情况及自身的认识与感受。赵彬副院长(主持工作)做了总结发言,他借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的经验,结合我系(院)的实际提出了六个方面的医院发展思路和目标,给职工以深深的启迪和巨大鼓舞。
一、明确办院方向和发展目标。他指出,要把医院办成什么样子,这是必须解决好的问题。对于这一点,张并生院长在任时,我院已有明确的办院方向,即早日建成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三甲”口腔专科医院,并不遗余力地向着这个正确的目标不懈地奋斗。目前,我院正在编制“十三五”发展规划,围绕口腔专科医院的建设,总的设想是:把我院建设成全省领先、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口腔医学中心。把医院打造成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急救为一体的口腔医院,做到服务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软硬件一流,教学一流,科研一流,为申报“三甲”口腔专科医院创造必需的条件,使医院真正成为山西口腔医疗的龙头老大。在全社会树立“学习口腔知识要到山医大口腔医院更全面,看口腔疾病到山医大口腔医院更放心”的公众形象。
二、搭建综合服务平台。他说,医院应当进一步认真地解决好怎样为病人服务好的问题,改革现有的运行模式,以平台建设拉动医院的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并在这方面狠下功夫,这是医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中心工作。
三、重视规模效应。他指出: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在这一点上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和启迪。与重医大口腔医院相比较,我院的规模较小,科室建制也不全,门诊量虽逐年提升,但仍有差距,所以,总体来说我院目前仍是一所正在建设中的口腔医院。因此,在“十三五”规划中,要充分考虑扩大规模的问题。令人可喜的是,我校校领导已明确提出在旧校区规划时整备土地为我院筹建新的院区,规模扩大指日可待。所以,在硬件建设的同时我们还要加强软件建设,做到软、硬结合,双管齐下,齐抓共管,共同发展,力争使医院尽快步入“三甲”口腔专科医院的行列。
四、走好人才发展战略之路。他强调:医院办的好与不好,关键是人才;医院能否发展壮大,关键是人才,办口腔专科医院要有真正的人才。在这方面,重医大口腔医院提供了经验。我们应当积极参与国内国际交流,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方针”,积极主动地引进各种适用型人才和高级人才,下本钱培养现有人才,有计划地扩大人才队伍,以人为本,走好人才发展战略之路,真正靠人才立院,靠人才强院,靠人才办院。人才队伍建设是我院下一步工作核心中的核心。
五、要把医院打造成“动车组”。他说:在考察中,我们深深感到,重医大口腔医院之所以发展快,变化大,名声好,效益高,关键在于无论是领导层,还是中层,还是一般工作人员,都非常热爱自己的医院,热爱自己的事业,热爱自己的同事,都在尽心竭力地做好本职工作,努力为医院事业的发展做贡献。用他们院长的话说,就是把医院打造成“动车组”,使每节车厢都有动力,都有推力,能够形成合力,推动整个列车不停的向前运行。这给予我们很大的启示。重医大口腔医院这种精神,其实就是一种医院文化。过去常说,领导带了头,群众跟着走,但现实告诉我们,即使是领导带了头,群众未必跟着走,未必有劲头。如果中层管理人员没有执行力,没有事业心和责任感,领导再有劲也拉不动一列车。因此,我们也要打造“动车组”,把原来的火车改造成“动车”,做到人人发力,人人岀力,像“动车”一样去发展医院的事业。
打造“动车组”不可缺少医院文化,他说,医院文化或精神应该有团结协作,爱岗敬业,严谨求实,廉洁行医,开拓创新等积极向上和健康的内涵。医院精神是每位职工理想、信念、价值趋向、文化心态、行为准则的集中体现。作为医院职工,医院是你施展才华的场所,是个大家庭、大集体,是大家成绩立业、成名成家的基础和平台,因此大家都应该热爱这个集体,善待这个集体。同时,医院也将在中层干部培养、员工素质培养、医院文化建设方面做好文章。
六、学会宣传营销医院。重医大口腔医院为了提高它的知名度,设有对外联络办公室,努力开发口腔医疗市场,多处设点,成立了专门的VIP诊疗中心,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重医大口腔医院的做法启示我们,自我推销在医院发展的过程中很有必要。面对医疗市场的激烈竞争,我们必须转变观念,学会推销自己。利用多种形式,积极主动的宣传科室的技术,科室的特色,科室的专家,科室的服务。宣传医院的科技成果,品牌实力,环境建设,文化建设,熟练应用推销、促销、营销三种模式。此外,还要树立医院的品牌,因为品牌就是医院的凝聚力、公信力和扩张力,是支撑医院文化的软实力。成功的医院品牌,也需要必要的宣传和营销是手段。因此,在医院宣传方面,我们要办好医院的网站,要办好医院的报纸,要利用好媒体的平台、微信平台,把医院宣传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