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迎接口腔医学院建院40周年之际,2月15日下午,我们采访了退休返聘教师冯云霞教授,一起回顾了她光荣在院40年坚持在医教研一线工作的丰富历程。

40年的难忘回忆
“口院最初的前20年(1983年-2003年)发展致力于师资培养,可以说是缓慢起步阶段。后20年(从2004年入驻8层口腔大楼至今)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带动医疗、教学、科研全速发展,口院迎来了崭新的面貌。”冯云霞教授回忆起口院40年的发展历程感触颇深。
1983年,她从山西医学院(现山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毕业后,留校分配至正在筹建中的口腔医学系。因当时口腔系没有自己的口腔医院,便被分到山大一院口腔科从事临床工作。一直到2003年,即将入驻医院8层大楼之际,才正式回到口腔医院工作。在她的印象中,比起最开始在一间小平房里开起来的口腔小门诊,搬迁至8层口腔大楼,不仅极大改善了教学、医疗和科研条件,也让医院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高速发展阶段。短短几年,医院不断发展壮大,成长为山西省唯一的三级公立口腔专科医院。
她感慨道:“我就觉得回来以后,与综合医院的口腔科相比,平台更大、发展空间更广,毕竟是专科医院,领导们也重视,大家有什么新设备、新技术的需求,只要提出来,领导们就想尽办法帮大家解决。有了新的大楼,我们正畸科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年门诊量由最初仅有的几百人次增长到了2万多人次”。

印象最深的事
她回忆道:“口腔系的历届领导都很重视教学工作。我记得1995年系里推荐我参加学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还专门组织了试讲。当时王斌书记和罗晓晋副主任给予了我们悉心指导,提出了很多宝贵建议。”她把在北医(现北京大学口腔医院)进修时学到的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运用到教学中,将幻灯片、挂图等与传统的板书式教学结合起来,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学生也更易于接受,最终在学校教学竞赛中荣获一等奖。
2003年之后,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她又自学PPT制作和视频制作应用到日常教学工作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2004年,当时张并生院长提议她参加山西省高校中青年教师网络课件竞赛,最终获得一等奖,并荣记山西省劳动竞赛一等功,成为口腔系第一个荣获省级教学荣誉的老师。
印象最深的人
冯云霞提到,口院的发展离不开几代领导敢为人先、齐心协力、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拼搏精神,尤其是时任口腔专业筹备组组长的丁树湘教授。当时山西还在筹备成立口腔医学系,既没有资源也没有人才,第一批留校师资也都是学大临床专业的,几乎没有口腔实操的机会。于是,丁树湘教授坚持送第一批留校师资出去培养,学习先进的理念和技术,他多方联系,费了几番周折才帮他们争取到了去全国知名口腔院校师资培养的机会,才让他们能够系统地学习了口腔专业知识并参加了课间实习,为日后从事口腔医学教学和临床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本功。
“可以说,是丁树湘教授带领我们步入口腔医学这个神圣殿堂,从此与口腔有了不解之缘。回顾40年的职业生涯,我有幸参与和见证了口腔系(口腔医院)的发展,有幸遇到了好领导、好同事,有幸融入了这样一个温暖的、蓬勃向上的大家庭。在这里我也要感谢母校和口腔医院,是母校培养了我,是口腔医院给了我成长的平台,使我由一名青年教师成长为专家、教授以及学科带头人。”她深情回忆道。
对医院目前发展的看法和建议
冯云霞表示,在新一届院领导的带领下,口腔医院近几年发展迅猛,在科研、教学、临床医疗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也进一步推动了全省口腔卫生事业的发展。“身为山医口腔人,我感到由衷的高兴和自豪!希望未来在院党委的带领下,全院教职员工能够一如既往团结一致、共谋发展。相信口院将以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早日建设成为国家一流的口腔专科医院,期望口院的明天更美好!”

供稿:党委办公室
文字:白易灵
图片:刘小明
编辑: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