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优势转化为支持防疫斗争的强大力量,引导广大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3月9日下午,一堂由教育部社会科学司与人民网联合组织的“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在“云端”拉开帷幕,我院全体学生在线观看了课程。
本次直播学习邀请了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艾四林、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秦宣、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炳林、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冯秀军四位教授。艾四林教授立足中国抗击疫情的具体实践,引导大家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认识、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认识。秦宣教授聚焦“疫情大考告诉我们什么?”,分析了中国抗疫彰显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而王炳林教授从我国历史上的防疫斗争历程出发,与我们一起分享了从磨难中奋起、化危机为转机的历史经验和智慧。最后,冯秀军教授以青年责任与担当为主题,为我们深情讲述了这场疫情中勇敢逆行的年轻风景,引导大学生群体要担当历史使命,将青春梦想扎根祖国的广袤大地,四位老师深入浅出的演讲引起了广大师生的强烈共鸣。


直播结束后,我院积极组织师生书写了观后思想报告,让我们看看师生们都怎么说:
其中,冯秀军老师对青年人的责任与担当解读非常到位,学生们听后感触颇多,十分认同。冯老师这次教科书级的讲课,对我们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辅导员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未来如何有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让学生入脑入心,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
——思想政治辅导员 侯芳宇
这些数据和事实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叫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什么叫中国共产党“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对比近日来西方国家应对疫情时的种种局限和国家公民呼喊着人权、自由而拒绝佩戴口罩,中国人民则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社会各界尽己所能,中国共产党员更是带头冲在第一线,同之前的每一次大灾大难一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再次清晰地体现出来。
——2015级 闫佳卉
我们青年大学生身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恰逢中国实现两个一百年中国梦的局中人,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正是考验当代大学生是否坚定理想信念,在大是大非面前是否能够站稳立场、辨别是非。在安逸中成长的我们,必须认识到从来就没有永远的和平,我们要重新审视这个世界,用满腔热情去迎接挑战,
——2016级 冯婧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面对疫情,我们不能恐慌也不能轻视,应该相信党,相信政府。面对疫情,我们不能有侥幸心理,应该做好个人防护,加强对新型冠状病毒及疫情的认知,保护自己也保护他人。
——2017级 皮尔代吾斯·艾尔肯
身为青年大学生肩负着振兴国家的使命,在这次战疫中我们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以不给社会添麻烦为前提,投身到抗疫中。我看到数以千计的大学生加入了志愿者活动中,奉献出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
——2018级 刘欣
每个人都在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捐助他人,这就是中国的团结!党和政府建立起来的疫情体系已经发挥了巨大作用,这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在如此巨大公共卫生灾难面前的应对能力,也彰显了党中央统一领导的强大力量,更彰显了集中统一领导的显著优势。
——2019级 杨静怡
四位老师深刻的讲解让我们再一次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全国上下一盘棋,我们在这场战役中展现出空前的团结和力量。
面对疫情大考,国家和人民都团结一心齐力抗疫。“路漫漫其修远兮”,当代青年应明白肩上重任,医学生更应懂得职责所在让我们携手同心,砥砺前行,共同守护这方土地。
(图文/ 学生科:侯芳宇,党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