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栏目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申报材料

2成果总结

发布日期:2018年04月26日 16:56    来源:院办    阅读次数:

德医相融: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色教学探究与实践

成 果 总 结

开展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色教学改革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话精神的需要,是培养中国特色卫生健康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需要,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和针对性的需要。

本项目的开展基本实现了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医德素养的培育、医学人才成长目标的有机统一,探索形成了“建设一支人民信赖的医学人才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效途径。

本项目在前期多年积累的基础上,联合山西医科大学、山西中医药大学、长治医学院和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等四所医学院校的80余名思政课教师共同完成。于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完成项目设计、论证与集中研究,从2013年9月开始连续5年开展特色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研究,取得丰硕成果。本项目的成功经验得到省内外24所高校的高度认可,受到广大学生的真心喜爱,获得上级主管部门和诸多专家的一致好评,社会反响良好。

一、本项目的改革思路

1.实施特色教学改革的理念

本项目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与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有机融合,通过“德医相融”为导向的教学改革,探索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色教学路径,服务于中国特色卫生健康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培养目标。

2.实施特色教学改革的步骤

本项目首先根据医学院校思政课的教学实际,完成特色教学改革整体思路的设计、立项,同时开展理论研究,形成思想共识。其次,组织力量深入挖掘医药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并依据本科生四门必修课教材内容,系统梳理教学案例,形成资源汇编。然后,将特色资源运用于课堂教学,在教学内容上形成特色教案,在教学方法上多角度创新,形成以“情境体验式”教学为代表的特色教学改革成果。同时,进一步深入开展特色教学研究,在系列研究课题的支撑下,实现研究深度、广度的发展,实现教师队伍的新老传承,形成一支结构合理、活力满满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发表一批有特色的研究论文。

3.实施特色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是获得山西省高校教学改革重点项目的立项。

本项目组于2012年获得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重点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特色资源库建设研究”,项目编号为JS2012004。本项目通过系统梳理和研究,对医学院校思政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提出相对完整的认识,提出从教学特色、实践教学、教学功能和教学方法四个角度开展研究,着重思考医科院校思政课究竟有什么样的特殊性,其在教学功能和教学实施方面怎样构建自身特色。

二是搜集整理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特色资源。

本项目组从中医药文化、典型医学人物、典型医学事件、红色医疗发展史、当代体制改革、医疗卫生领域社会热点问题、重大医疗技术进步与发明、生命教育和医学伦理思想、西方医学史等角度深入挖掘医药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为广大的医学院校思政课教师提供一个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教学资源平台,方便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创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拓宽教学渠道,强化教学效果。

三是编写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色教案。

本项目组根据本科生四门必修课程的教学内容,把特色资源运用其中,形成完整的特色教案。在教学中,我们把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结合起来、与医学生思想实际结合起来、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与育人育德育心结合起来,提高思政课教学贴近度,从而增强课程吸引力,提高教学实效性。

四是开展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色教学方法改革。

本项目组积极开展以学生参与为主的教学方法改革,极大激发出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主动性。现已探索出“情境体验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翻转课堂教学法”“基地实践教学法”“自主式学习教学法”“PBL教学法”等,其中“情境体验式教学法”最受学生喜爱,先后产生学生自编自演的各类原创作品1600余部,在省内外产生广泛影响。目前,我们已初步实现将思政课教学与医学生医德养成有机结合,将课内理论教学与课外文化实践有机结合,形成医学院校思政课教学的特色方法、手段与途径。

五是深化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色教学研究。

本项目组在推进特色教学改革实践探索的同时,6年来不断深化医学院校思政课特色教学研究,先后获得省级教学改革项目14项,校级教学改革项目14项,发表研究论文37篇,形成研究报告4份,涵盖教学特色、实践教学、教学功能、教学方法研究等。

本项目的实施在充分保证思政课教学普遍要求的基础上,既全面进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又结合医学院校教学实际和医学生特殊性要求,探索形成了具有医学院校特点的思政课教学模式。

二、本项目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

山西医科大学从2012年开始探索医学院校思政课特色教学,通过近6年的特色资源建设、特色教学研究和特色教学改革,形成系列研究成果,主要内容如下:

1.多位点研究开发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特色资源。

形成特色教学研究资源与案例资源全面覆盖本科生五门思政课。正式出版《医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特色资源运用研究》(原理卷)(概论卷)(纲要卷)(基础卷)四册,共106.7万字,含353个特色案例,完成特色教学研究资源汇编,共40万字。目前二期建设正在进行,已完成320个案例,预计2018年末出版。

这四部著作针对医学生特点,依据四门课程国家统编教材主要内容,以强化教学要点、活化教学内容、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乐学真信为编写理念,通过“理论知识概要”、“特色教学案例”、“阅读文献”三部分进行编写,共形成特色教学案例353个。这四部著作是山西医科大学、山西中医学院、长治医学院和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的32名骨干教师通力合作的结晶,是整合省内医学院校思政课教育资源,实现联合协作的典型体现,其成果得到省内外诸多同行的高度认可和赞扬,有力推动了医学院校思政课教学的改进和发展。

2.多院校协同推进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色教学研究。

6年来,省内独立设置的四所医学院校开展协同研究,参与人员覆盖思政课教师80余名,共获得相关课题立项省级14项、校级14项;发表研究论文37篇,形成研究报告4份,涵盖教学特色、实践教学、教学功能、教学方法研究等。

其中,教学特色研究主要从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研究医科院校思政课的教学特色。实践教学研究主要从当前医学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了建立医学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保障机制和新形式。教学功能研究主要基于医学人才素质的角度分析了医学院校思政课育人功能的根本定位、具体指向和工作路径。教学方法研究主要从医学院校思政课教学方法的定位、目的、内容、影响因素和优化途径等方面开展研究。

3.多渠道全面展开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色教学改革。

6年来,我们积极开展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探索出 “情境体验式教学法”、“基地实践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自主式学习教学法”、“PBL教学法”、“翻转课堂教学法”等等,在充分运用特色资源的基础上,将思政课教学与医学生医德养成有机结合,将课内理论教学与课外文化实践有机结合,初步形成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特色途径。

在实践运用方面实现了本科生五门思政课的全覆盖。尤其是在“形势与政策”课中,形成以教师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情境体验式教学模式”,形成系列成果,产生显著效应,深受省内专家和广大学生的好评。

同时,我们将医学院校思政课教学特殊性研究和实践扩大到硕士、博士生层面,开辟了白求恩纪念馆和白求恩模范病室旧址为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地,连续四年组织研究生实地参观学习。正式组建了山西医科大学博士铸仁志愿服务队,沿着白求恩的足迹,连续三年进行义诊和健康教育活动。

三、本项目的创新点

本项目重点围绕医学院校思政课教学开展研究,着力突出“医学院校”的特点,充分体现医学人才培养目标的特殊要求,将思政课教学与立德树人紧密结合,为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创造条件。

1.专科性院校思政课教学多角度聚合研究。

对医科院校思政课的特殊性进行多角度聚合的专题性研究,主要体现在本课题设计的“教学研究”,共有“教学特色研究”、“实践教学研究”、“教学功能研究”、“教学方法研究”四个方面,这种专门针对医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四位一体”的研究,构成了相对完整的逻辑体系,完善了国内医科院校本领域的教学理论支持系统。

2.率先开展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色资源建设。

对思政课教学资源进行与医学院校独特要求相结合的全面整理与研究,开始于2012年,成型与2013年,是最早开始医学特色教学资源建设的学校。这一研究成果的四卷本著作得到了国内多家同类院校的认可,其中11省15家医学院校给我们发来了肯定性的反馈意见,南京医科大学时任医政学院院长姜柏生教授专门带领团队到山西医科大学取经交流,双方互有教益。省内5家非医学院校在作为教学参考书使用后也给了较高的评价。华东师范大学社科部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教研室组一行四人来校交流,长春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工作室教师来交流,都给了很好评价。

3.省内医学院校思政课骨干力量首次联手协同教研,共同推动教学改革。

对省内医学院校思政课师资力量进行了有效的整合,首次联手进行本学科研究。省内独立设置的四所医学院校的80余位教师参与了这项研究。这种合作,有效发挥了集体优势,共同研究,共同实践,形成合力,加强了省内同类院校之间的联系,为以后更多的科研和教学合作创造了条件。下一步,已经与山西职工医学院、大同大学医学院、山西药科职业技术学院达成一致,组建山西省医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联盟,协同创新,推动山西省医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深入开展。

四、本项目的社会影响

本项目研究成果完成后,面对全社会公开发行,在省内外产生重要反响,受到采用单位的高度好评。

1.在山西省外被15所医学院校思政课教师用做教学参考书

本项目研究成果公开发行后,还被国内11个省15所医学院校采用,他们均选择了《医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特色资源运用研究》(四卷本)作为教师教学参考书,对本丛书在医学院校思政课教学中的作用进行了充分肯定和较高评价,他们是天津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内蒙古医科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贵阳中医学院、徐州医学院(现徐州医科大学)、遵义医学院、承德医学院、齐齐哈尔医学院、赣南医学院、广东医学院。

天津医科大学评价:“该书紧扣医疗卫生实践,贴近医学生专业,特别是案例点评有助于教师有针对性的开展案例教学,对医学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研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南京医科大学评价:“该套参考书知识系统性好、深入浅出、文字流畅、内容符合教学大纲要求,且理论联系实际,符合教学规律。”

哈尔滨医科大学评价:“该书内容丰富,所选材料既符合课程要求,又贴近现实生活,具有较强的时代感,无论在教师备课中,还是在给学生讲授中,都受到好评。”

安徽中医药大学评价:“该套书中收集的案例针对性强、时效性好、实用性高,对案例点评有独到见解。”

2.在山西省内被9所高校思政课教师用做教学参考书

本项目研究成果在省内四所医科院校山西医科大学、山西中医学院、长治医学院、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等实现了全面覆盖,成为广大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的必备参考资料,在各校思政课教学中得到了全面应用,学生反映良好,直接受益学生超过5万人。同时,本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激发了省内医学院校思政课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热情,参与本课题研究的教师中近几年又有一批新的研究成果,共获得28项课题立项,发表相关论文37篇。

除了医学院校外,还被山西大学、中北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山西财经大学等5所大学的思政课教师选做参考书。五校同行给予了较高评价。

3.受到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和社会的一致认可。

本项目研究成果受到山西省教育厅、全国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和社会的一致认可,均认为本项目有效提高了思政课的实效性、针对性,产生示范效应,具有推广价值。

以中国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赵群教授为组长,与首都医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组成的专家鉴定组认为:本项目“定位精准、意义重大、基础雄厚、特色鲜明、成果丰硕。”

山西省教育厅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王志连教授评价:“目标明确,组织有力,研究具体,成果显著”。

全国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武星亮教授评价:“本改革有效地解决了思政课教学普遍性与医学人才培养特殊性的结合,对各类专科性院校具有推广价值”。

山西日报和中央教育电视台也对本教学改革进行了采访。

四、本项目的下一步研究设想

随着中国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健康”成为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的思想,成为我国健康、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新形势新要求推动了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走向深入,对医学人才的要求也发生深刻变化。

经过六年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反思,本项目组准备结合新形势新要求新变化在今后对医学院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特殊性问题进一步开展深入研究,并拓展为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研究,积极推动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化发展,更好地服务于适应健康中国梦需求的高素质医学专门人才。

版权所有:山西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通讯地址: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大学街98号     邮编:030600 (新校区)
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新建南路56号  邮编:030001(老校区)
访问量 :
办公电话:0351-3985235              公共邮箱:sxmumk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