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环境致病与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2023年3月获批建设,主体位于山西医科大学中都校区至公楼(公共卫生学院楼)、至理楼(科技楼)和明辨楼,科研平台和配套学术交流等面积公8770 m2,包括开放实验区、超算中心、生物样本库及转化研究中心。实验室现有大型仪器设备价值超1.88亿元。
实验室依托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基础医学两个一级博士点学科,以国家级与省级重点项目和高水平研究成果支撑学科发展,推动多学科交叉,助力国家及山西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实验室拥有一支院士领衔、国家级人才和中青年科研人才为骨干的科研团队。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83人,其中教授37人、副教授33人,博士生导师38人,硕士生导师56人。
实验室立足山西,聚焦煤炭健康问题,核心目标是:应对煤炭环境“致病机制复杂、危害因素难以识别、防控难以精准”三大挑战,聚焦“致病机制-风险评估-防治转化”全链条防控理论和技术难题,构建煤炭环境致病与防治理论与技术体系,实现煤炭环境高发疾病从被动防治向主动防控的重要转变,为解决煤炭环境公共卫生问题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提供“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