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2
合作导师
新闻通知
流动站介绍
合作导师
招聘信息
规章制度
基金及资助
博士后风采
资料下载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导师

 

时间:2021-04-20 发布人: 点击数:

王彤,二级教授,现任山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中华预防医学会生物统计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卫生信息学会统计理论与方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生物统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研究方向为高维数据分析与因果推断统计方法及其应用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统计局重点项目、教育部重点项目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医学统计学》负责人,荣获第五届全国统计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山西省高校教学成果特等奖等。

牛侨,教授,博导,山西医科大学预防医学研究所所长。团队成员:聂继盛教授、路小婷副教授、王林平副教授、宋静副教授。研究方向:化学物的神经毒性,现有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聚焦于铝的神经毒性和多环芳烃的神经毒性。拟招收博士后专业方向:铝的神经毒性、多环芳烃的神经毒性。

李青山,教授,博导,长期从事天然来源活性先导物的发现及其全合成与基于作用机制的结构优化,提出了抑制慢性炎性反应防治重大疾病的新策略,获得了一批全新结构候选药物。主持国家重点科技攻关、国家“863”计划、创新药物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5项,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17项,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SCI收录150余篇,授权国际发明专利3项,国家发明专利40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共9项,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王素萍,教授,博导。山西省重点学科及博士授权学科—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学科带头人,研究方向主要为传染病分子流行病学、环境与健康分子流行病学、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研究团队实力较为雄厚、方向稳定,主持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完成科技部“惠民计划”和多项省部级课题,2项国自然及2项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在研。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70余篇。培养博硕士研究生110余名。

张志红,教授,博导,主要从事大气和水体污染物的健康效应研究,气候变化与大气污染的健康效应研究。目前指导在读博、硕士研究生7名。中国毒理学会表观遗传学分委员常委(筹)、中国毒理学会呼吸毒理分委员委员,山西省优生科学协会副会长,山西省优生科学协会环境与社会优生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山西省老年医学学会老年呼吸分会常务理事,山西省环境诱变剂学会常务理事。获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主持省级项目9项。2009年山西省高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2013年山西省高等学校“131”领军人才工程优秀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

张岩波,二级教授,现任山西医科大学副校长,重大疾病风险评估山西省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华预防医学会生物统计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医学统计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临床科研统计分会副会长等。研究方向为量化研究与健康测量评价,及重大慢病临床队列与风险评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荣获山西省教学名师、“三晋英才”拔尖骨干人才计划、山西省科技进步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山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等。

王金桃教授及其带领的团队,以慢性病流行病学为稳定的科研方向,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重点专项等科研项目,将流行病学和组学研究有机结合,在宫颈癌病因和发病机制研究中取得了明显成就,多年的科研积淀在国际相关领域占居重要地位。现拟招收取得医学博士学位、具有分子生物学实验技能的有志之士加入团队。我们将提供与课题研究相关的科研环境、仪器设备和必要的资金,指导申报国际级科研项目。

仇丽霞,教授,博导,长期从事传染病时空统计、药物处方优化、贝叶斯网络推理、健康危险因素评价、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山西省重点研发项目1项、山西省教育厅重点开发项目1项;发表SCI及国家级文章近百余篇;担任规划教材主编、副主编各1部,主持《医学统计学》研究生教育精品课程 获山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担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真实世界专委会常务理事,山西省药学会临床药学专委会副主委,山西省医师协会药物临床试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余红梅,教授,博导,The Medical College of Wisconsin和The University of Auckland访问学者。兼任中国卫生信息与大数据学会医学统计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评审专家,中国卫生统计杂志审稿人。主持四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主要研究兴趣为队列研究统计方法与医学应用。

雷立健,教授,博导,山西医科大学流行病学教研室主任,中华预防医学会流行病学分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伤害预防与控制专科委员会常委委员,国家医学考试中心试题开发专家委员会成员,山西省科技厅专家,山西省专家学者协会医学分会理事,山西省优生科学协会环境与社会优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研究方向环境流行病学与慢性病流行病学,近五年主持科研课题7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5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国家科技部科技惠民计划项目1项。发表科研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录10余篇,培养研究生近20名,研究成果曾获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上海医学科技奖三等奖、山西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流行病学和慢性病流行病学。

仇玉兰,教授、硕导、公共卫生学院毒理教研室主任。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卫生毒理专业,曾在本校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分校访学。主要从事氯乙烯表观遗传致癌机制以及砷、氟的神经毒性研究。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主持博士后基金1项,省级基金3项。在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Toxicology and Applied Pharmacology、Cancer Epidemiol Biomarkers Prev、Chemosphere、Int J Hyg Environ Health等杂志发表论文60余篇。

张勤丽,教授,博导,中国毒理学会神经毒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毒理学会生化与分子毒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金属的神经毒性和纳米的神经毒性研究。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教育部及省部级基金项目5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5项;获省级科技奖励5项、中华医学会奖励2项;参编国家规划教材2部.以环境健康损害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平台,以斑马鱼为模式动物进行神经毒性和纳米毒性研究。

贠克明,法医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司法鉴定中心主任,“1331”工程省重点实验室、省高等学校优势专业、省高校优秀创新团队、省科技创新重点团队带头人,中国法医学会、刑科协会毒物分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省高校拔尖创新人才。主要从事法医毒理学、法医毒物分析教学、科研和检案,擅长于疑难中毒案件的法医学鉴定。科研方向为法医毒物动力学。主持完成国家级科技项目6项,发表科研论文178篇,国际、国内会议论文或摘要167篇,主编专著1部。副主编/参编教材和专著13部,完成国家标准10项,申报国家发明专利8项,获省科技奖二等奖4项。

程景民,教授,博导,山西医科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山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山西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山西省营养学会副理事长,注册营养师(RD)。团队研究方向:健康服务与管理(老年健康服务,食品药品安全、营养健康管理、循证健康管理,应急管理、中医药健康、社区健康教育及健康管理、行为决策与健康管理)

段志光,二级教授,博导,现任山西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兼任山西省科协副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委员、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常务委员及社会与人文教育学组组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理事、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医学与哲学》杂志副主编、《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副主编。主持中国工程院重大研究咨询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在SCI、SSCI和CSSCI收录期刊等发表论文180余篇,出版专著2部,主编、副主编、参编教材、著作10部。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等10余项。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

郑金平,教授,博导,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山西省“三晋英才”拔尖骨干人才,长治医学院副院长,兼长治医学院老年健康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长治医学院健康大数据中心主任。任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常务理事、中华预防医学会卫生毒理学分会常委、中国毒理学会毒理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西省环境诱变剂学会副理事长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在SCI收录国际期刊与国家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获得专利2项,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山西省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山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山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二等奖。编写教材和著作16部。培养研究生九十余名,山西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科研团队多年致力于多环芳烃、环境细颗粒物的毒理学研究工作,团队实验室建设有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个细胞能量代谢检测平台,同时还拥有动物行为学研究、动物气溶胶染毒和大气颗粒物毒性研究平台。

苏学峰,主任医师,现任临汾市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山西医科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临汾市第二届市委联系高级专家。研究方向为卫生事业管理方向,研究计划有整合医联体内的资源,构建协同高效的服务体系,为群众提供连续的健康服务,助力实现市县乡村四级联动机制。主持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科研项目1项,临汾市科技局软科学项目1项。在国家级、省级各级医学刊物上发表文章10余篇。曾荣获临汾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太原铁路分局颁布的技术创新三等奖。

阎小艳,博士,公共卫生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山西省青年科技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青年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环境应激与健康损害专委会委员。曾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医学院访问学者。回国后担任《Cardiovascular Toxicology》、《Biol Trace Elem Res》、《Chemosphere》和《Fluoride》杂志的审稿人。阎小艳教授承担国家级项目四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三项,中国博士后基金一项;承担省级项目五项包括:山西省归国留学项目两项,山西省软科学项目一项,山西省优秀青年基金一项,山西省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一项;发表学术论文 46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22篇(SCI收录),非第一作者学术论文24篇(SCI收录);获发明专利一项。

李霓,研究员,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癌症早诊早治办公室副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全国癌症大数据分析与应用重点实验室负责人。主持课题18项,其中国家级课题4项,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项目负责人)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 The 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Molecular Cancer、GUT、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等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82篇。中国抗癌协会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专委会常委、秘书长。研究团队拥有成员结构合理、专业配备齐全的科研队伍,由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循证医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医学细胞生物学等多名研究人员组成。硏究涉及多学科领域,以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流行病学研究、肿瘤防控大数据分析挖掘为主要研究方向。拟招收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方向博士后研究人员。邮箱:nli@cicams.ac.cn,工作电话 010-87788662。

(以上排名不分先后)

 

 

上一条:临床医学(其他附属医院)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合作导师

下一条:生物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合作导师

校内链接  友情链接 

 

网址:http://www.sxmu.edu.cn地址:太原市新建南路56号 邮政编码:030001

 

  山西医科大学人事处负责制作、更新与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