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医科大学组织开展以“青春护航 健康同行”为主题的2025年“5 •25”大学生心理健康月各级各类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20余场。
为深入贯彻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35)》、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开展第2个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活动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山西医科大学高度重视、及早谋划、全面动员、系统落实,4月—6月积极开展了以“青春护航 健康同行”为主题的2025年第22届心理健康月,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20余场,有效地提升了广大师生及家长的心理健康素养与知识水平,进一步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成长。
一、坚持高位统筹,强化系统推进
山西医科大学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统筹和指导,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4月28日,学校召开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议暨第22届心理健康月启动会,会上全校各职能部门和学院(系、部)汇报了一年来落实《山西医科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实施方案》要求情况,深入剖析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廓清未来工作的整体布局和努力方向,从工作体制、领导机制、教育路径、就医通道等方面形成全校心理育人一盘棋的新局面。下发了《关于举办第二十二届心理健康月的通知》,要求校院两级进一步聚焦主题,营造氛围,扎实开展,注重实效。

二、坚持“五育并举”,激发全员动能
本届心理健康月充分激发了各部门各院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结合自身实际,积极谋划、精心组织,推出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一院一品”特色活动,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营造了良好的心理育人氛围。
1.以德育心,培德铸魂。按照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工作通知,在当前开设的心理健康选修课,心理二级站建设、心理为主题的辅导员工作室中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并组织各学院开展主题心理班会、毕业生心理辅导、心理志愿者活动,丰富学生心理健康知识。选派教师参加山西省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素质能力大赛,获得一等奖两项。
2.以智慧心,启智提能。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展、“大学生婚恋观塑造”心理知识讲座、“心理危机 预?愈?”全员育人心理知识培训、“聊聊压力这件事”专题讲座、心理健康知识竞赛、“以沙为桥,以心育人”团体沙盘专项培训、“大学生情绪管理与健康成长”教师专题培训、大学生情绪管理与健康成长团体心理辅导、“家庭赋能:从管理者到支持者”家长课堂等,强化心理健康知识普及。





3.以体强心,强体健魄。开展了“研途有你 心暖相伴”心理健康主题素质拓展活动、“心灵相约,健康同行”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心理趣味运动会,让学生们在体育锻炼中增强体质、享受乐趣、健全人格。


4.以美润心,润魂尚美。开展了心理情景剧大赛、心理观影会、“巧手愈心,艺启成长”心理艺术团体活动、“音为有你,心向阳光”心理音乐节等活动,通过美育熏陶,增强了情绪管理能力,温润学生心灵,提升情感体验。



5. 以劳健心,砺志乐行。开展关爱心灵,绽放芳华 ” 心理减压活动、“绘心之旅”疗愈减压体验活动,用劳动教育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形式,丰富大学生的劳动情感,培养耐心、磨练意志。

三、持续赋能提质,夯实育人根基
(一)以评促建,强化辅导效能根基。为强化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保障基层心理工作规范化、专业化运行。根据《山西医科大学关于开展2025年度二级心理辅导站考核的通知》要求,心理健康月期间,面向新增的6家二级心理辅导站在体制机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活动体系建设、服务体系建设、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建设、示范效应等方面开展考核,以推动心理健康教育服务质量提升,优化资源配置,构建“校-院/系”联动的心理健康服务网络。

(二)提质增效,着力提升专业素养。,面向专兼职心理咨询师及一线辅导员,持续开展“心理咨询案例督导”等多样化心理专业素养提升项目推动心理健康教育提质增效。邀请山西大学范红霞教授开展心理咨询督导,为心理咨询师和一线队伍提供全面、系统的培训,提升队伍心理专业素养和职业胜任力。

(三)深挖潜力,加速服务模式拓展。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注重方式方法创新,分层分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满足不同学生群体心理健康服务需求,不断拓展创新业务,开设沙盘心理咨询。促进师生以非言语形式呈现内心世界,深度自我探索,高效缓解心理压力与冲突,促进情绪释放与心理成长,助力师生实现心灵疗愈与自我超越。

四、结语
本届心理健康月活动,充分利用了学校的专业资源和各单位的特色资源,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全方位覆盖全校师生,坚持“三全育人“、“五育”并举,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工作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构建“全员育心”的校园文化生态。未来,我校将继续深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以提质增效为目标,聚焦重点环节,做到心理健康教育全覆盖、监测预警早发现、咨询服务重实效、干预处置保底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心育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