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平台简介:
细胞生理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2007年立项建设,主要依托生理学国家重点学科(2002年)。目前,实验室主任为管又飞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为南方医科大学高天明院士。实验室定位于重大疾病的细胞分子机制研究和诊疗新理论、前沿技术、诊断试剂、药物、设备的研发。围绕心血管、神经精神、肾脏、代谢、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的重大疾病,形成了循环生理与心血管疾病、代谢调控及靶器官损伤、神经稳态调控与神经退行性疾病及肿瘤发生及其免疫调控等四大研究方向,致力打造基础、临床结合,医、理、工多学科融合的生理学科学术高地和转化医学研究平台,服务国家及地方重大疾病防控和生命全周期健康促进的战略需求。
2、合作导师:
管又飞,教授、博士生导师,肾脏、代谢和心血管疾病研究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宝钢教育基金会全国优秀教师特等奖获得者、科技部973“脂肪肝及高脂血症防治”重大基础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深圳市国家级领军人才、大连市国家级领军人才、辽宁省高等学校攀登学者。现任国家核心期刊《生理学报》主编;担任或曾担任《METABOLISM AND TARGET ORGAN DAMAGE》、《JOURNAL OF DIABETES》、《KIDNEY INT》和《PPAR RESEARCH》等国际SCI杂志主编、副主编或编委;普通高校国家规划教材《医学生理学》第四版、第五版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生理学》第十版主编,《再生医学》第二版副主编,科学出版社《生理学(案例版)》第三版、第四版和《临床技能学》第一版主编。
曹济民,教授,博士生导师,前任细胞生理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及生理学系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青”项目获得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山西省“三晋英才”支持计划高端领军人才,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山西省生理学会理事长。主要从事心血管疾病、纳米医学及结构生物学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10多项,发表科研论文280多篇,代表性论文发表于Circulation、Nature Cell Bi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等期刊,论文影响因子累计超过1100;参编教材和著作10余部。
焦向英,教授,博士生导师,山西医科大学细胞生理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兼任中国生理学会常务理事,循环专业委员会委员,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医学教育信息化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山西省生理学会理事,山西省生物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山西省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为心衰与心肌重构、糖尿病及代谢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与防治。主持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7项,在Circulation、J Pharmacol Exp Ther.、J Cardiovasc Pharmacol.等期刊发表各类论文60多篇;主编生理学教材1部,副主编2部,参编5部。
张宇,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山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细胞生理学山西省重点实验室主任,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三晋英才”拔尖骨干人才。中国生理学会理事、中国神经科学学会感觉与运动分委会委员、中国生理学会疼痛转化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山西省生理学会副理事长。2007年在山西医科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8-2010年在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做博士后研究,主要从事痛觉调制、电针镇痛机制以及痛的情绪情感反应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获山西省科技成果(自然科学类)三等奖1项,山西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参编国家电子书包生理学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生理学配套教材的编写,《生理学》规划教材(第4版,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