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平台简介:
法庭毒物分析-公安部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19年。公安部重点实验室建设是我国实施科技强警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法医学院作为专业特色鲜明、研究方向明确的高校实验室成为首个公安部重点实验室的联建单位,成立以来在法庭科学实验研究以及鉴定技术方面为全国公、检、法、司的案件鉴定工作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和技术支撑。首创“有组织填空式”学科发展模式,构建“公安-院校协同育人”机制,创建“四位一体”培养体系,取得了一批标志性的成果,使我国法庭毒物分析技术在公安领域的实际应用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合作导师:
贠克明,二级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山西省教学名师,法医学院前院长,山西医科大学司法鉴定中心主任,特种医学研究院院长,特种医学二级学科法医学学科带头人,法医学本科国家一流专业负责人,国家一流课程负责人,法医学国家特色专业负责人,“1331”工程法医学山西省重点实验室负责人,法医学山西省高等学校优势专业带头人,法医学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创新团队带头人,法医学司法鉴定理论和技术山西省科技创新团队(重点)带头人,山西省高等学校拔尖创新人才,中国病理生理学会消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从事法医毒物学教、科、检工作。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科技基础专项和国自然重点课题等国家重点课题5项,主持和参与国家行业标准23项,发表科研论文276篇,主编/副主编/参编教材和专著15部。
尉志文,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世界法医毒理学家协会会员,中国毒理学会中毒救治专委会委员,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毒物分析分会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法医学分会委员,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评审专家。山西省司法厅毒物分析实验室评定专家库成员,山西省公安厅法医学特聘专家。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十五五”高等学校法医学专业规划教材《法医毒物分析实验指导》,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十三五”高等学校法医学专业规划教材《法医毒理学》,全国高等医学教育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思政案例库(法医学),国家规划教材《法医学》,全国高等教育医学数字化规划教材《法医学》,《法医毒物动力学》专著。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主讲教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法医毒物学,体内外毒药物及食源性物质的分析和来源判定。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十三五”“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第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研经费达450万元。相关科研成果先后多次获得山西省和公安部科学技术二等奖,参与制定公安部行业标准9项。发表科研论文135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5篇。
张丹,教授,博士生导师,山西医科大学法医学院副院长,国家海外优青。山西中青科协会员、山西省青年联合会委员会委员、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会员、海峡两岸法医学分会委员。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法医毒理学》。主要致力于法医学毒物分析和法医毒理学研究。于2024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构建了“纳米通道-生物传感-毒物分析”三位一体的系统,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0余篇,包括Nature Communications、Nano Letters、Nano Energy、Advanced Materials和ACS Nano等。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