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当前位置: 首页 >> 山医新闻 >> 正文

数字赋能 前沿创新——全国首门《智能生物计算》课程在我校启动开班

稿件来源:研究生学院         发布时间:2024-11-29         点击次数:

11月25日,由我校与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华大教育中心联合主办的全国首开前沿大课《智能生物计算》在我校中都校区启动开班。华大集团联合创始人、董事长汪建,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粤港澳分院院长、山医-华大未来医学联合研究中心主任刘传宇,华大教育中心副院长卢洁,华大集团山西省总经理、山医-华大未来医学联合研究中心副主任高鹏及相关领域专家,我校校长解军、副校长张岩波等出席启动仪式。来自我校与华大的专家学者,1700余名报名参加课程的博硕士研究生线上线下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

在启动仪式上,研究生学院院长武志芳回顾了《智能生物计算》联合课程的酝酿背景,强调了该课程在培养跨学科人才、推动生命科学领域发展方面的重要意义。她表示,《智能生物计算》是全国首开前沿大课,将为学生提供学习前沿科技、提升科研能力的宝贵机会,努力培养既拥有深厚跨学科知识储备,又具备卓越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刘传宇介绍了《智能生物计算》的课程体系与具体内容。他表示,该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融合,是一门以提升学生利用DCS多组学技术进行临床科研、数据分析、挖掘与解读能力为导向的实践课,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DCS多组学科学技术原理,拓宽知识面,深入了解生命科学前沿技术与未来职业发展方向,积累丰富的实战经验。他希望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成长为智能生物计算方面的专家。

在现场热烈的气氛中,汪建、解军、张岩波、刘传宇、卢洁、杨利军共同开启了《智能生物计算》联合课程。

启动仪式后,杨利军主持《智能生物计算》课程首讲,汪建开讲第一课“我心中的华大研究生课程”,介绍了生物学的发展史与华大从“参与并跑”再到“部分领跑与引领者”的历史,用多个案例讲述华大科研教育产业新范式和医学与时空组学的碰撞,阐述了“把科研文章写在大地上,写在人民群众的心上”的历程,鼓励同学们积极运用先进技术,培养宏观视野。课后交流互动环节,他耐心解答现场提问,极大激发了师生们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解军在课后总结中指出,全国首开前沿大课《智能生物计算》课程名称由汪建老师亲自命名,该课程融合了医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等多学科的知识与技术,将为我们解决复杂的医学科学问题提供全新的思路和方法。汪建老师首讲的课不仅是一堂科学的课,更是一堂思政大课。解军强调,华大近几年的发展,就是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有机统一的生动体现。学校将与华大联合打造《智能生物计算》线上公开课,为国家人工智能的战略布局培养更多的人才。他勉励广大学生要做有家国情怀的科学,做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产业,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现场还播放了汪建和解军对学生的寄语视频。

《智能生物计算》全国首开前沿大课是我校与华大结合各自优势在人才培养上强强联合的又一创举,该课程内容涵盖了最前沿的组学技术,通过跨学科的学习、实践和高水平前沿研究成果细节剖析等形式,使学生全面了解掌握智能生物计算的应用。该课程的开班,标志着我校与华大集团在人才培养领域的合作迈上了新台阶。

(文/薄晓明、刘文晔;图/姚晓莉)

初审初校:薄晓明
复审复校:糜静
终审终校:侯小宝
:倪彦佩
  • 微信二维码

  • 微博二维码

  • 头条二维码

  • 抖音二维码

  • B站二维码

川至校区

山西省太原市

杏花岭区五一路382号

迎泽校区

山西省太原市

迎泽区新建南路56号

中都校区

山西省晋中市

榆次区大学街98号

Copyright 2016 sxm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05000478号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