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办第一期山西医科大学前沿讲坛暨反向病原学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学术讲坛
稿件来源:公共卫生学院 发布时间:2025-03-16 点击次数:
3月7日下午,学校科学技术部、公共卫生学院、煤炭环境致病与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反向病原学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联合举办山西医科大学前沿讲坛暨反向病原学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学术讲坛第一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溯源预警与智能决策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徐建国院士受邀来我校做专题报告,题目为“反向病原学”。讲坛由公共卫生学院院长王彤教授主持,公共卫生学院全体师生代表及学校相关科研人员200余人在中都校区公共卫生学院学术报告厅聆听了报告。
徐建国讲述了青藏高原、冰川、深海、极地等特殊生境中潜在的未知病原体,他以自己从事青藏高原野生动物微生物研究十余年的经历,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喜马拉雅旱獭、藏羚羊、秃鹫等野生动物携带的病原体及其致病风险。他指出,过去传染病与贫穷、卫生条件差、自然灾害等相关,现在传染病则与生态环境、人类行为等相关。他介绍了我国面临的新发传染病暴发风险,并提出主动应对新发传染病的理论——反向病原学。应对新发传染病的传统策略是在传染病出现后才对其进行研究并制定预防控制策略,反向病原学则“化被动为主动”,通过研究未知微生物,评估其致病力并提前预警,从而预防疫情的发生。他指出,极端环境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研究青藏高原、深海、极地等极端环境存在的大量未知微生物并评估其危害,对预防新发传染病、维护国家生物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徐建国结合自身在传染病防控研究中的实践经历,分享了在探索未知病原体、解析致病机制等方面的宝贵经验。
徐建国为在场师生拓宽了科研视野,启发了新的研究思路,在场师生针对讲座内容展开了的热烈讨论。王彤在主持讲话中指出,反向病原学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就是把反向病原学的理论有力落实到科研实践中,希望广大师生积极投入到院士工作站的学术研究中,为我校建设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贡献力量,为山西省的新发突发传染病预警奠定有力基础。
(图文/杜小娟)
复审复校:张志红
终审终校:侯小宝